根据wind数据库,对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且行业属性为制药(中药、西药)与生物科技的企业进行筛选,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4—2018年间共有54家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其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的企业为47家,占比达87.04%
。
2014年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仅有2家,2015年披露报告的企业成倍增长,增长至7家
;2016年达到突破性的增长,披露报告的企业数增长至34家,相比2015年增长了近385.71%。这可能是因为2015年港交所修订了新版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这是自2012年发布指引之后的首次修订,将信息披露提高到“不遵守就解释”的高度,从自愿披露提高到半强制。社会及管制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对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如报告所涵盖的期间须与其年报内容涵盖的时间相同,这一系列要求引领企业加强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披露,使得这一阶段报告披露数量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2017年后增速有所放缓,2018年披露报告的企业数为46家,披露CSR报告企业数占港股医药制造企业总数的85.19%。五年间发布CSR报告的企业从2家上升到46家,实现了二十多倍的超越,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3-3-1 2014—2018年披露CSR报告港股医药制造企业数情况
能否坚持长期发布CSR报告可以反映出企业对于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稳定性较好。2014—2018年,共有47家上市医药制造企业发布了报告,在这些企业中,有33家企业发布了3次及以上CSR报告,占比70.21%;有2家企业能够保持连续五年发布,占比4.26%。
表3-3-1 港股医药制造企业CSR报告发布次数
根据wind数据库,对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且行业属性为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保健护理产品经销商的企业进行筛选,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4—2018年间共有16家港股医药流通企业,其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企业为15家,占比达93.75%
。
2014年及2015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仅有1家
;2016年达到突破性的增长,披露报告的企业数增长至12家;2017年后增长至14家;2018年披露报告的企业数为13家,披露CSR报告企业数占港股医药数量流通企业总数的81.25%。五年来港股流通企业发布CSR报告的企业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图3-3-2 2014—2018年披露CSR报告港股医药流通企业数情况
2014—2018年,共有15家上市医药流通企业发布了报告,在这些企业中,有11家企业发布了3次及以上CSR报告,占比73.33%;有1家企业能够保持连续五年发布,占比6.67%。
表3-3-2 港股医药流通企业CSR报告发布次数
2016—2018年,港股医药制造企业CSR报告平均页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CSR报告平均页数有较大幅度增长,比2016年增加7页,同比增长28.00%;2018年CSR报告平均页数增长幅度不大,比2017年增加1页,同比增长3.13%。
图3-3-3 2016—2018年港股医药制造企业CSR报告平均页数
在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发布的2018年CSR报告中,报告页数最少有6页,最多有99页,相差约17倍。报告页数为1~20页的企业最多,共17家企业,占比达36.96%;其次是21~40页,共12家企业,占比26.09%;最少是81~100页,只有1家企业,占比2.17%。
表3-3-3 港股医药制造企业2018年CSR报告页数分布情况
2016—2018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CSR报告平均页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CSR报告平均页数增长幅度不大,比2016年增加1页,同比增长5.26%;2018年CSR报告平均页数有较大幅度增长,比2017年增加5页,同比增长25.00%。
图3-3-4 2016—2018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CSR报告平均页数
在港股医药流通企业发布的2018年CSR报告中,报告页数最少有7页,最多有115页,相差约16倍。13家港股医药流通企业报告页数分布极为集中,绝大部分都在1~30页之间,仅有1家企业超过了100页。其中,报告页数为11~20页和21~30页的企业最多,各有5家,占比38.46%;其次是1~10页,共2家,占比15.38%;最少是100页及以上,只有1家企业,占比7.69%。
表3-3-4 港股医药流通企业2018年CSR报告页数分布情况
2016年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共34家企业进行指标披露,其中披露率最高的是复星医药,为86.05%,最低的有两家企业,披露率仅为13.95%;2018年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共有46家进行指标披露,其中披露率最高的为华润医药,披露率为88.37%,披露率最低的企业仅为13.95%。2016年披露率在0.00%~20.00%的企业有4家,披露率在20.00%~40.00%的企业有15家,占企业总数的44.12%,披露率在40.00%~60.00%的企业有11家,披露率在60.00%~80.00%的企业有3家,披露率在80.00%~100%的企业仅有1家;2018年披露率在0.00%~20.00%的企业有3家,披露率在20.00%~40.00%的企业有19家,占企业总数的41.30%,披露率在40.00%~60.00%的企业有13家,披露率在60.00%~80.00%的企业有9家,披露率在80.00%~100%的企业仅有2家。对比两年的数据可知,大多数企业的披露率维持在20.00%~40.00%左右,企业整体披露率偏低,说明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在相关指标披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和进一步完善。
表3-3-5 港股医药制造企业2016年CSR报告企业披露率分布情况
表3-3-6 港股医药制造企业2018年CSR报告企业披露率分布情况
2016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共12家企业进行指标披露,其中披露率最高的是上海医药,为60.47%,最低的企业披露率仅为13.95%;2018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共有13家进行指标披露,其中披露率最高同样也是上海医药,披露率为60.47%,披露率最低有三家企业,披露率为20.93%。2016年和2018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最高披露率均为60.47%。在2016年,披露率在0.00%~20.00%的企业有3家;披露率在20.00%~40.00%的企业有7家,占企业总数的58.33%;披露率在40.00%~60.00%的企业有1家;披露率在60.00%~80.00%的企业有1家。2018年没有披露率在0.00%~20.00%的企业;披露率在20.00%~40.00%的企业有2家;披露率在40.00%~60.00%的企业有10家,占企业总数的76.92%;披露率在60.00%~80.00%的企业有1家。对比两年的数据可知,2018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指标披露率较2016年有所上升,但是大多数企业的披露率还是不足50.00%。企业整体披露率偏低,说明港股医药流通企业在相关指标披露方面的工作同样需要进一步完善。
表3-3-7 港股医药流通企业2016年CSR报告企业披露率分布情况
表3-3-8 港股医药流通企业2018年CSR报告企业披露率分布情况
2016—2018年港股医药制造企业发布的CSR报告中,只有复星医药和同仁堂科技对CSR报告取得了第三方验证。其中,复星医药2016—2018年的报告通过了SGS
审验,而同仁堂科技2016—2018年的报告通过了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验。总体而言,大部分港股医药制造业没有对CSR报告经过第三方审验,并且未发现增长趋势。这种现象与港交所对CSR报告认证的中性态度以及企业并不是太重视CSR报告的认证相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同机构审验标准存在差异性,审验结果的整体实用性及可信度不足;第二,取得第三方审验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增加CSR报告落实的难度;第三,港交所没有强制要求进行第三方审验。目前港交所认为“在现阶段要求发行人取得第三方验证并不恰当”,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意愿去决定是否聘请第三方做报告认证。
表3-3-9 2016—2018年港股医药制造企业CSR报告审验度
2016—2018年港股医药流通企业发布的CSR报告中没有企业对其发布的CSR报告进行第三方审验,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与港股医药流通企业样本量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与港交所没有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第三方审验有关,导致企业对于第三方审验重视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