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

奉旨,左右中书复稍有能者,惟用喜赞。夫以含心之荄 1 ,实俟夹钟 2 吐气。今既自上体妙,为下理用成工。每惟申钟王 3 论于天下,进艺方兴,所恨臣沉朽,不能钻仰高深,自怀叹慕。前奉神笔 4 三纸,并今为五。非但字字注目,乃画画抽心;日觉劲媚,转不可说;以酬昔岁,不复相类。正此即为楷式,何复多寻钟王?臣心本自敬重,今者弥增爱服,俯仰悦豫,不能不以启。

适复蒙给二卷,伏览褾帖 5 ,皆如圣旨。既不显垂允少留,不能久停,已就摹素者一段,未毕不赴。今信纸卷,先已经有,兼多他杂,无所复取,亦请俟俱了日奉送。兼此诸书,是篇章体,臣今不辨,复得修习。惟愿细书 6 如《乐毅论》 7 《太师箴》 8 例,依仿以写经传,永存置题中精要而已。

简析

陶弘景隐居茅山后,专心修道炼丹,研究医药,练习书法。没几年,南齐大将萧衍就拥兵称帝,建立南梁,是为梁武帝。武帝早年与弘景有私交,召其出山,遭婉拒。于是,武帝经常和弘景通信,讨论国家大事以及共同爱好的书法之类。弘景与武帝论书启存五篇,此选一,主要讨论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注释

1.荄(gāi):草根。

2.夹钟: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又分别对应十二月,夹钟与二月相应,借指仲春之月。

3.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钟繇(151—230),字元常,河南许昌人,三国曹魏时位列三公。他继往开来,发展楷书,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曾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被后世奉为“书圣”。

4.神笔:特指皇帝的手书。

5.褾(biǎo)帖:帛书封面上的标题。

6.细书:书写特别小的字。

7.《乐毅论》:原文为曹魏夏侯玄所作,此处指永和四年(348)王羲之的楷书作品,真迹已失。

8.《太师箴》:原文为曹魏嵇康所作,此处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真迹已失。 cpTYO+zZRvblpUU8Kt21g/xMku+INfQga/rRWgiXMpSzEqmCBtqphHWoSzQEmp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