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回收方面,本书设计了零售商与线上平台协同回收的双渠道供应链,创新性地将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引入废弃电子产品回收的模型中,在零售商与网络回收平台联合回收的物流模式基础上,对供应链各主体的定价决策及获利情况进行分析。在再制造产品销售方面,本书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构建差异担保决策模型,并深度挖掘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担保效率构成体系,并由此寻求再制造产品的最优担保效率策略组合。
(1)考虑消费者议价能力的EOL产品回收决策研究。 将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引入废弃电子产品回收的模型中,在零售商与网络回收平台联合回收的物流模式基础上,得出了在该情景下的最优定价,能够促使消费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选择正规渠道进行废旧产品回收。同时,将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系数对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影响纳入到双渠道供应链回收的模型中,将闭环供应链的研究主体从各节点企业拓宽到了消费者,为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与闭环供应链的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方向。
(2)双渠道回收成本差异下的供应链回收激励机制研究。 本书综合考虑分销商和线上回收商的运营成本差异,以及回收产品的组合价值恢复方式,对比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来分析制造商、分销商和线上回收商的利润变化,并通过灵敏度分析考察可再制造比例、回收渠道竞争系数,消费者回收价格敏感系数和差异化回收成本对利润、回收量和回收价格等的影响。本书在引入收入共享契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分销商和线上回收商的运营成本作为费用分担,从而实现了供应链的帕累托改进。
(3)再制造产品最优担保效率策略设计。 再制造最优担保效率策略构成体系的关键点是研究最优担保期限与最优担保主体二者的组合问题。担保效率直接界定担保策略实施效用,与供应链成员企业利润直接挂钩。其构成较为复杂,且受多种因素的担保效率构成体系影响。如何依据提炼的担保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担保效率构成体系模型,以设计再制造产品最优担保效率策略,是挖掘消费者行为扰动下的差异担保策略设计的前提。因此,设计再制造产品最优担保效率策略是本书的核心及难点问题之一。
(4)消费者行为扰动下的差异担保策略设计。 子章节重点考虑消费者的担保偏好差异性,研究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型构建问题。引入通过最优担保效率的构成体系关键因素提炼,挖掘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担保决策模型。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差异化特征,以及担保关键决策因素(例如:担保期限、延保定价等)的约束,设计消费者行为扰动下的差异担保模型,求解得出模型下各关键决策因素最优解,并优化决策组合模型,以提升消费者再制造品效用,有效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及感知偏误,进而激发再制造系统市场需求。
(5)再制造品差异担保策略协调模型构建。 研究如何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等协调模型以提高具担保服务的供应链效益是差异担保策略协调模型问题的关键节点。担保策略协调是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高效合作的内部驱动力,合理协调供应链整体收益是对差异化担保绩效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具延保服务的供应链系统所适用的契约协调机制与现有机制有所差异,例如,传统收益共享契约难以使得供应链达成帕累托改进,此外,担保关键影响因素不同所导致的供应链差异担保策略选择,所使用的协调契约亦在本书做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