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为直观有效的叙述和分析前述分析结论,本节利用数值算例进一步补充分析集中和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定价和获利情况,然后利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可再制造比例k,消费者对回收价格的敏感系数m 1 ,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的回收渠道竞争系数m 2 对制造商定价和利润的影响。使用前述某品牌计算机主机回收相关实例系数进行算例分析。
本节对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供应链定价和获利情况。
由表4.3和图4.3可知,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回收价格p m 、零售商回收价格p r 、线上回收商回收价格p t 都高于分散决策水平。最优零售价格p低于分散决策,这说明集中决策对消费者有利,集中决策下利润大于分散决策。分散决策下双重边际化导致废旧产品回收效果不佳,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销售也受到阻碍,这造成了闭环供应链总体利润的损失。
表4.3 集中和分散决策下最优解对比
图4.3 集中与分散决策下利润比较
由于回收产品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高的产品回收后可以通过再制造获利,而质量较低的产品回收后可以通过拆解再利用获利。一般认为回收产品再制造获利要高于再利用。由图4.4可知,回收废旧产品中可再制造的比例k越高,回收价格越大,闭环供应链中各主体利润越大。这是因为相对于拆解再利用,回收废旧产品用于再制造更具有价值效益。废旧产品可利用程度越高,则废旧产品回收价值越大,回收价格必然会上升。因为消费者对回收价格是敏感的,出于理性考虑肯定会倾向于高回收价格,更愿意在高回收价格时把手中的废旧产品卖给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此外,随着消费者回收意愿增强,必然会对市场中销售的新产品产生购买意愿,这样将有效刺激电子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带来更多销售收入,整个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增加,且随着可再制造比例k的增大,总利润增加幅度不断增大。
(a)回收价格
(b)利润
图4.4 k对回收价格、利润的影响
由图4.5可知,随着消费者对回收价格敏感系数m 1 越来越大,废旧产品回收量不断增加,供应链总利润和制造商利润增加幅度较大,而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的利润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大。这是因为当消费者对回收价格越来越敏感时,回收主体必须给予消费者满意的高回收价格才能激励消费者把手中的旧产品转卖给零售商或者线上回收商,当用户转卖意愿越高,废旧产品回收量越大,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都能获取更多的利润。由于废旧产品的淘汰意味着新产品的热卖,制造商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再制造的成本获利和新产品售卖使得制造商的利润增加幅度高于其他主体。考虑到回收量的增加带来的高运营成本,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利润增加速度相对缓慢。
(a)回收量
(b)利润
图4.5 m 1 对回收量和利润的影响
从图4.6可以看出,随着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的回收竞争系数的增大,回收价格不断提高,供应链总利润和各主体利润都随着竞争加剧而减少。这是因为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的竞争程度表现在回收价格上。吸引消费者转卖手中废旧产品的最有效刺激是提高回收价格,让消费者认为把废弃产品转卖给回收主体是经济划算的。由于恶性的价格抬高战不仅会导致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的利润水平下降,还会间接波及制造商的回购价格,影响到制造商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水平。
(a)回收价格
(b)利润
图4.6 m 2 对回收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图4.7分析了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不同渠道回收成本对制造商、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的利润影响。由图4.7(a)可以看出,制造商的利润随回收成本s 1 和s 2 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回收成本会随回收的废旧产品从零售商和线上回收商处转移给制造商,当成本增加时,制造商支付的回收转移价格就提高,因此其利润相应减少。从图4.7(b)可以看出,零售商的利润随着回收成本s 1 的提高而降低,且下降幅度较大。此外,零售商利润还随着竞争渠道中的线上回收商回收成本s 2 的提高而增加。如图4.7(c)所示,线上回收商的利润随着回收成本s 2 的增加而降低。另外,线上回收商利润还随着竞争渠道中零售商回收成本s 1 的提高而提高。
(a)制造商利润
(b)零售商利润
(c)线上回收商利润
图4.7 回收成本s 1 和s 2 对利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