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已有的文献中,专门针对环境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但是,环境审计指标是环境审计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环境责任审计质量。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关于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文献已有涉及。例如,1994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首次发布了《环境业绩报告》,其环境指标共涵盖了7种行业15个方面。随后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9年颁布了ISO14031“环境绩效指标库”,它是ISO14000系列标准其中的一项。其包含的评价指标共由两部分构成,即组织内部的环境业绩指标和组织外部的环境状况指标。为了使评价更加全面,组织内部的环境业绩进一步可细分为管理绩效和操作绩效两大层次。针对环境责任审计发展的实际情况,1998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经过研究后发布并细化了政府环境审计的八大环境绩效指标。在此基础上,国际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发布了生态效益评估标准,其将财务指标和环境指标进行充分融合,其计算公式为:生态效益=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紧接着,另一个国际组织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在2006年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该指南囊括了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方面,其中环境指标涉及组织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在国内,我国对环境审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多针对基本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涉及环境审计较多的是针对环保资金的使用合规性、效益性等问题。随着环境审计工作的不断开展,评价工作的重要作用开始体现出来,并逐渐进入研究学者们的视线范围,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陈静(2006)在充分考虑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管理绩效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仲生辉(2007)提出,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来考虑环境审计指标。其中,横向框架是由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成的;高层环境管理评价综合指标、中层环境管理分析评价指标和基层环境实测描述性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了纵向框架。吴东发等(2008)构建了环境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煤炭企业进行评价,这个评价体系包含6个部分:企业环境法律法规执行评价指标、企业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企业环境保护财务收支合法性及公允性评价指标、企业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核算评价指标、环境资源的回收率评价指标、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丁艳秀(2009)在构建环境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时充分考虑了将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政府及公众、内部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运用于环境审计指标的构建,形成四维度环境审计指标体系。房巧玲等(2010)从环保支出的视角构建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环保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环保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并认为两部分评价内容可以相互参考。谢赞春(2013)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四川藏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分别从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二氧化硫排放与酸沉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与生态危机、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危险废物转移等6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共同构成了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何博含、俞雅乖(2014)构建了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将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分成4个层次,即目标层评价指标、准则层评价指标、指标层评价指标和要素层评价指标。 SkA9ERPGfHmdbqTsnekjI46iMHoFx3yrKm3WiNhwMs8g7ykbJm2BX91JZmwRcH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