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出版《党课名师告诉你 别开生面讲理论》《党课名师告诉你 情理交融讲理论》之后,“党课名师告诉你”系列理论宣讲方法书籍下一本书怎么写、写什么,这是时常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问题。直到深入细致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句话后,我才恍然大悟,拿定主意,就用“深入浅出讲理论”作为新书的题目。走到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去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就要深入浅出,让听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沿着这个思路,我对讲深、讲透、讲活作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讲深。 深入精髓、讲到本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回答这些基本问题,首先要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方式和路径,我认为是用准原理,引出哲理,讲清道理,剖析事理,印证原理。这里需要倍加用心的一环是“剖析事理”,入皮见肉,穿肉见骨,透骨见髓,然后阐释这个“髓”。理论宣讲员要坚守思想的“魂脉”与“根脉”,既高扬马克思主义,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宣讲场上深入科学解读“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意蕴及其内在关系,通俗阐释“六个必须坚持”,帮助听众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讲透。 依托逻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讲透“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我们怎么办”最基本的一条是实事求是,逻辑是前因→变化→后果→规律,分析清楚原因,如实讲清变化,客观预见结果,从中得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讲清“怎么样”“怎么看”和“怎么办”。能精准到“怎么办”的程度上,我认为就很透了。这一过程需要宣讲者从内容实质、形式特征、比较分析等角度用心研究、悉心讲解。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讲透理论,需要宣讲员紧扣理论的深度与厚度,既讲出学理深度,又让理论有血有肉,使论述有根有据。

讲活。 用方法之活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讲生动。这方面的探索创新没有止境,原因在于听众需求和接受方式时时在变,宣讲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智慧教室就是一个探索,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空间布局“去中心化”,指尖即课桌,屏幕即黑板,云端一触即达,主打沉浸式教学与开放式交流,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理论宣讲要注意联系实际,投入真情实感,让听众喜闻乐见。要联系宇宙、世界、国际、国家、社会、人民、自己的发展实际,采用讲演结合、情景模拟、夹叙夹议、现场互动等方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注入其中,讲得入情入理、“通情达理”,使听众“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是一种理想的、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境界,需要宣讲员注重案例的典型性与准确性,既以“小切口”解读“大问题”,又以“小案例”阐释“大道理”。也就是说,要既讲“天下事”,又讲“身边人”,让理论与现实在鲜活的案例中转化成常识和常理,让听众在经典实例、精彩图片、典型场景中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同时,要注重逻辑、内容与形式的内在贯通,突出故事、人物和场景的勾画,努力把理论问题故事化、人物化、场景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轻松幽默的语言展示理论的质感。

在这些思考和理念的基础上,我把自己近三年来宣讲实践中感悟和提炼出来的方法按照讲深、讲透、讲活这三个层次进行了梳理和编排。特别感谢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丁月老师给予的协助。成书过程虽然花费了一定的心思和精力,但一些篇目依然不免存在内容交叉,在这里向读者们致以歉意。所幸每一篇文章都来自客观的实践和我自己的所思所悟,期待能给读者尤其是理论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Z2M+wdNoEsTqRKR3NKz27bZWZPiQTSCZv0iXdw+pyrgipgGbgZi4f7k7XJkQOK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