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第十中学七年级 张峻诚
指导老师 陆宏宇
“滴答”,桌上闹钟的时针已经指向“1”,而我还在灯下奋笔疾书。
今天我放学回家晚了,回到家都已经十点了。之所以这么晚才回家,是因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小学同学。他初中考到了另外一个学校,我们几个月没见了。
“张峻诚,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就一起去打篮球吧!”同学向我发出了邀请。
我心想:“打篮球一定很费时间,要是回去晚了,作业还没写完,爸爸指不定要怎么训我呢!”于是准备拒绝他。但转念一想:“好不容易有个放松的机会,可不能浪费了。至于作业什么的,管他呢!”便一口答应了他。
我俩来到某个篮球馆,跟场上的人打起了比赛。
我和同学配合默契,左冲右闪,来到了对方篮下,下一刻球就进了。“进球了!”我欢呼一声,与他互相击掌祝贺,就这样打了一场又一场。
我们摔倒了,爬起来再冲;摔疼了,一咬牙再战;膝盖摔破皮了,也全然不觉。我和同学都洋溢着一种久违了的、发自内心的欢乐,作业没完成这件事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等到馆中的人们都散了之后,我俩大汗淋漓,但依然很快乐。我一看表,呀!居然已经九点半了,我赶忙往家跑。
回到家,爸爸和妈妈的脸色都十分阴沉,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你到哪里去了?放学不回家写作业干什么去了?”爸爸问道,我只好实话实说。
爸爸和妈妈的脸色更加阴沉了几分,好像要滴出水一般。我心道:“完了,今天可算玩完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爸爸拿了一只拖鞋,对着我的屁股就是几鞋底。打完之后就让我去写作业,写不完不许睡觉。我只得任其处置,不敢不从。
我其实只是渴望有快乐、轻松的课余生活,但这个渴望是不被现实允许的,就算是周末也不可能。周末我有许多辅导班要上,只有周日一上午是没有辅导班,可是有一大堆作业在等着呢。
想让自己轻松、快乐一下,好难啊!
【老师点评】
本文通过和同学打篮球回家晚了挨打这件事的成功描述,反映出当下学生作业多、难得有自己成长的快乐这一普遍现象,揭示出中国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沉重压力这一深刻主题。选材角度新颖,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细致,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
发表于2019年1月19日 石河
子广播电视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