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有很多种,很多种奔跑的方式,有些独特的奔跑让我们记忆深刻。
例如阿甘,奔跑了一生,奔跑是阿甘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开始,也是他以后获得一次又一次机会的契机,故事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的励志。“那一天,没什么特别的理由,我决定来去小跑步一下。于是我开始朝着路的尽头跑去……”阿甘说着便开始了长达三年来回横越美国三次的长跑,“我妈妈说你得丢开以往的事才能不断继续前进,我想那就是我这次跑步的意义了。”
2008年5月12日那天,我选择了另一种奔跑——落荒而逃。那天我刚好在春熙路那家高空全景餐厅应聘短工,突然一阵天旋地转。我在摇摇欲坠中从大楼里惊慌失措地逃了出来,我沿着蜀都大道一直跑,一直跑,我看见同样惊慌失措的人群和车流,好在我不是教师,也不是医生,我只是个挂着大学生牌子的无业游民而已,没有那么些责任。我狼奔豕突、魂飞魄散,在地动山摇中,经过了不知道是洪河镇还是十陵镇,一直跑到成都平原的尽头——洛带。
而在我逃跑的时候,震区的另类段子也在上演:
高楼上四个老太太在打麻将,其中一个说:“为什么我感觉楼在晃啊?”另一个起身看了看窗外说:“没事没事,快出牌吧,别的楼也在晃呢。”
一个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记者采访他感觉怎样,幸存者想了半天说:“狗日的地震好凶噢!老子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了”
有一个人被埋了50多个小时,被救出来还很清醒,记者前去采访,他看到记者背着笔记本,忘了伤痛问记者,你的笔记本能上网吗?记者回答说能,他说:“那你帮我看看大盘涨了没有。”
由于余震频繁发生,有阵子每个人都处在幻觉中,只要不是站到就觉得地是晃的,她说了一句:“哎~!现在天天晃都习惯了,要是突然有天不晃了咋办?那我就挂10几个手机在腰上天天开震动才要得了。”
……
这些人的表现与我的抱头鼠窜形成鲜明的反差,他们的淡定诙谐和乐观坚强让我心生愧意。好在阿甘也有一句:“你若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跑开。”从这样来看,我的奔逃也说得过去,不至于无地自容。
现在成都也经常晃动,余震不断,就像东京、台北,与这两个不幸的城市相比,成都还算不错,至少不会有飓风袭扰。久病成医,地震也一样,经历得多了便见惯不惊。在大学里,如果地震来了落荒而逃的一定是外地人,四川学生才懒得跑,待在宿舍正掏出100块赌这次是几级地震。
又晃了,大家期盼已久的余震终于来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道,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互相倾诉地震时的感觉,不时传出朗朗笑声,地震已成为成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
说了这么多,我却是要讲另一个“地震”的故事,它与地质构造无关,与板块碰撞无关,这也许是也许不是一个地震。它会不会像上面的段子一样幽默,是不是也有震动无感?大家还是跟我一起挤进高速电梯跌落到底楼,狂奔300米,冲下扶梯,跳进地铁,在轰隆隆的呼啸声中开启这次奇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