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科委经济学部委员。现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曾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三十多次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奖励,研究咨询报告被中央领导批示或采纳三十多次。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产业结构与政策。博士论文曾获“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第五届)(原“全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在《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决策咨询成果曾获正国级批示。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重点研究领域为城市产业集聚、未来产业与产业创新。在 China Economic Review 、《经济学(季刊)》、《农业经济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智库专项),研究咨询报告多次被中央领导及省部级领导批示或采纳。
本书围绕“如何读懂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向‘新’而行,寻找企业未来蓝海新赛道”三大有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问,帮助企业布局未来产业、找准蓝海赛道、把握增长航向。
关于核心之问一“如何读懂新质生产力”,本书全景式地解读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关于新质生产力存在哪些认知误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迸发生产要素的新活力,打通影响经济发展的堵点卡点。
关于核心之问二“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本书从创新发展新产业、塑造新业态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多维驱动、协同发展“算力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如何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掘创新驱动现代产业增长的经济密码。
关于核心之问三“如何向‘新’而行,寻找企业未来蓝海新赛道”,本书从商业的角度,分析了谁将是下一个未来的新支柱产业,引领企业高质量增长的新赛道在哪儿,帮助企业寻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新动能、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