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有关工作效率与安全事故的调查资料显示,星期六的工作效率最低,产品质量最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这种现象,我们国内也相类似。
到了星期六,人的潜意识就正经无形地发出指令,该放松了,这样一来人的心理弹力自动放松,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隐患就从这个时候产生,在意识的层面上,工作、生产、安全的张力下降,如何回家、回家干些什么活动、有多少钱可以在星期天支配,等一系列与工作、生产、安全无关的杂念全闯了进来,干扰着正常思维与操作。
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一些恶性暴力事件,在周末的发生率大大高于其他时间。因此一些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周末恐怖症”。对此如何采取防范措施,目前尚无良策,一些企业在周末减少工作量,或干脆实行一周五天工作制,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周末的次品、废品、安全事故,总还是高于其他时间。在当前允许干部、职工“下海”从事第二职业,这种现象日趋严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科学对策,不仅威胁到企业的信誉、市场、效益,也严重威胁到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
此外,周末事故增多。还有与人体生物节律相关的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总是有起有伏的,不可能成一个水平线出现,有时体力、精力充沛,情绪饱满、精神振作、思维敏捷;有时则浑身乏力、精神抑郁、思维迟钝。这种差别的发生除了工作量、气候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还与人体自身的生物节律有关。德国的威尔赫姆·费里斯和奥地利的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大量调查和实验观察发现,人类的情感及行为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起伏,而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因此,人体的几个主要的生理心理指标: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体力(精力)、情绪和智力都有周期性变化,它们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命活动。据对80年代末期全世界火车严重颠覆和13起脱轨事故的分析与调查,在当事人中,竟然有80%以上均处于人体生理节律的低潮期。
体力周期影响到人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等;情绪周期影响到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绪状态以及心理方面其他的机能;智力周期影响到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所谓人体节律的“低潮期”,是指在此期间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低下。表现为:代谢功能减弱,精神易疲惫,做事拖拉,畏怯,易患病;喜怒无常,烦躁不安,意志沮丧,反应迟钝;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思路欠清晰。人体节律处于“低潮期”时,极易出现意外事故,对智力与体力并重的操纵型工作者,危害更严重。虽然个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同,人体节律周期不同,但在同一个环境下,工作生产,适应都是同样的工作、生产、生活节奏,人体节律周期趋合的可能性较大,加上周末的共同诱惑,因而周末事故之高的原因也就十分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