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不能做梦?”
——正确认识梦的双重性

在一所医学院的梯形教室里,老师正在讲解梦的发生机制及其作用,其中有位女生听得十分入神,以至于老师叫她回答问题也没听到,还是旁边的同学推了她一把:“喂,老师让你回答问题呢!”她才恍然大悟,脸上忽地红了,不好意思地低声说道:“对不起,老师。”老师微笑着说:“我知道,你正在思考我刚才讲的问题。”这位学生没有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向老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老师,世界上会不会真有不做梦的人?”老师觉得这个问题挺有兴趣,便问:“你是怎么看的?”教室里几十双目光的焦点都聚集在这位女生脸上,这个女生大大方方。谈起了她对梦的发生机制这一节内容预习的体会,老师不时点头微笑,最后,她对老师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所有的人都在讲做梦,唯独我没有做梦”。老师不失时机抓住她的话,说:“看来世界上还真有不做梦的人喽,这就是你,不过你是在梦见自己不做梦啊!”老师的幽默逗得大家笑声满堂。

古代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梦这一复杂的现象存在很多神秘感,因此各朝代几乎都有占梦术,但一经这些占术家所占,梦愈发神秘不可解了,但是古代一些关于梦的理论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如:

清初,熊伯龙的分析,指梦与职业有关——男人不梦生产,妇人不梦马,吴人不梦楚事,小儿不梦寿庆,士不梦负屩担簦,农不梦治经读史,贾不梦樵采捕鱼。(《无何集·梦辨》)

这一论述多多少少涉及了梦发生机制与做梦者职业的密切关系。很多人怕做梦,原因就在于或做过噩梦,留下过心理阴影,或对梦的作用没有了解,或被占梦术所篡改、歪曲,造成心理压力。江淮间有一位叫王生的读书人,就曾经在街头出榜为人解梦,转而以占梦为生。有个叫张瞻的商人,常年奔波在外,有一次回家梦见“炊于臼中”——即用石臼代锅煮饭,王生是这样给他解梦的——“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业。”无釜即无锅,古人称锅曰釜。“釜”的谐音是“妇”。所以说这种解梦大都属于牵强附会,望梦生义。传说安禄山打进了长安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袖子很长。他就找了一个唐宗室的乐工为他圆梦,这个乐工为了迎合安禄山想做皇帝的心理,就解释说,这是“垂衣而治”的象征。安禄山听了大喜,马上给圆梦的乐工以优厚的封赏。但是安禄山的皇帝梦没有做成,在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被他自己的儿子杀死。唐代统治者,又打回了长安。当抓到这个乐工,准备判他死罪时,他申辩说:“我是骗安禄山的,其实这个袖子很长的梦是说明‘出手不得’,注明了安禄山必定要失败。”唐玄宗听了乐工的花言巧语,竟以为言之有理,也就免了他的罪。这说明对于梦的解析不能像这种乐工一样,投机取巧。

做梦既有益于人体健康,也可能有损于健康。所以梦的二重性决定了梦的认识的复杂性,必须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地对梦做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说做梦好,也不能一味地说做梦不好。

据德国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必须做梦,不做梦就会产生一系列有关疾病。每个人每夜要做四到五次梦,加起来大约两个小时,绝大多数夜里大脑的幻觉,我们都回忆不起来,大脑把梦当成垃圾。梦是不能储存的,那么多荒诞无稽的梦,形形色色的梦,是怎么回事呢?客观的科学认识是:人做梦是大脑在打扫房间,大脑将白天获得的信息和情感进行加工和整理,同已有的回忆相比较评价其意义,决定把它放到主管的记忆储存器中还是消掉。因此做梦的积极意义也在这里,它可以帮助人消除无益的信息。储存有价值的信息。一些科学家在梦中出现灵感,有重大发现,我们对此就不会感到莫名其妙了。梦还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健康,我们平常所说的“祝你做个好梦”。意味着梦还是有益处的,一些噩梦、惊梦虽然对于人的生理心理都有冲击。但也可以透过噩梦和惊梦看出人的健康状况与情绪好坏。人们的精神负荷越重,做梦也就越多。又如饮酒过度,或服用过量的安眠药。大脑细胞通过麻醉而瘫痪,梦被缩短或受到压抑,出现的结果是:精神不集中,健忘,心情恶劣,神经过敏。

根据以上客观而科学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人的健康需要做梦,但做梦过多又是健康出了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到了这里顺便提一句,世界上没有不做梦的人。据墨西哥有关人员研究,动物也做梦,如猫、狗、大象等。 FO/JP7r7swNL2N1D8s0UtWaddagD1EDahvC6WsKyaHbUN/dVIFyIYJCLZyHYWH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