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谁也不可缺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俗话讲得好,人的奋斗与成功不能没有朋友的帮忙,但是朋友是不断变化的。因为人的职业、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变化,自然会引起交朋友的范围、层次的变化,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有一条,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高了,而疏远甚至嫌弃昔日的朋友。在生活中,朋友间反目的事,有时候难以避免。当朋友对你反目之后,你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也同样难以回避。
朋友反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是对你的误解,或是别人的离间,或是朋友方面的变故。但不管如何,必须坚守一条,不要因朋友的一时反目,而把昔日的友情全盘否定了。朋友一时反目总是事出有因,没有必要去探究为什么,倒是可以先从自身反省、检点做起,宽容大度一些。此外,千万不要因为某一朋友的一时反目而迁怒于其他朋友,自己孤立自己。这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在交朋结友上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朋友反目可能会对你的生活,对你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你必须对此进行“冷”处理,不要因情绪冲动而打乱自身的生活节奏与心理卫生正常运行。有的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朋友反目之后,找上门去兴师问罪,使矛盾尖锐化,结果两败俱伤。在朋友反目的问题上,我们不妨借用这句话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宽慰自己的心情,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些政敌的仇恨都可以化解,朋友间的反目也许在双方的努力下得到积极性的转化,唐朝宰相陆贽对此最有人生体验。在他担任宰相期间,因为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和某些人拉帮结伙谋私利,不做任何调查,就把李吉甫从京城长安贬到明州去做长史。
人们对李吉甫表示深切同情,也对陆贽的主观臆断极为不满。但是李吉甫认为陆贽的用心还是为国为民,绝不能因陆贽冤枉了自己而以牙还牙。
没过多久,皇帝听信谗言,免掉了陆贽的宰相官职,把他贬到长江三峡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耍弄权术,特地提拔李吉甫为中州刺史,打算借刀杀人,让李吉甫整陆贽,让陆贽永远回不到宰相的位置上来。
而受陆贽委屈的李吉甫成了前任宰相陆贽的顶头上司。人们议论说,往后陆贽有苦果吃了。但是没有想到,李吉甫一上任就特地和陆贽饮酒结欢,并处置州里的政事,处处尊重陆贽,征求陆贽意见,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现任宰相的算盘落空了,相反,忠州的政绩,却是一天比一天好。
朋友反目,原因何在?要作具体分析,既有朋友方面,也有自己的方面,当然也不排除第三者的挑拨等。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好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就会处理好与朋友、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生活是发展的,交朋结友也会有分化聚合的现象,大可不必为朋友反目而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