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的启示
——睦邻友好身心健康

宋季雅,南朝梁臣,武帝时曾任衡州刺史,在任时政绩很大。宋季雅当初在南康郡署职,在吕僧珍宅旁买房屋住下。吕僧珍问房屋价钱如何,宋季雅回答“一千一百万”,吕僧珍惊讶价钱太贵。宋季雅说,“一百万买宅,一千万买邻”!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说明友好邻居的重要性。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重视邻居的积极意义。远亲近邻都需要,但在生活实际里,远亲不如近邻也是真真切切的。当然,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以下几种情况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

首先是期待效应。期待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又称“罗松塔尔效应”,指人们会受到期待的暗示影响,使期待成为现实,也就是说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所以只要充满自信地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正因为你对自己的邻居有友善美好的期待,也才会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这样的选择带有期待指向。

其次邻居的友善美好期待心理动力,当事人也将在主观上自我要求做个好邻居,在客观上也努力争取做个好邻居。律己利人,利人亦利己,良性循环对人对己都有益。邻里间良性互动营造的和谐气氛既有益于彼此的相处与健康,也有利于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邻居关系如此重要,那么,选择邻居和做好邻居,也尤为重要了。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良才择妻而娶,良师择人而传。选择,是人生常有的事,选择好邻居,大家共同的要求,但是,选择归选择,但多少人又选择到中意的邻居呢?尽管选择不可能尽如人意,但选择终究是要努力争取的。孟母三迁为孟子成才提供了外部环境。孟子家最开始住墓地周边,年幼无知的小孟子所见所闻均为跪拜号啕大哭场景,孩子们也纷纷仿效,孟母当机立断带着儿子搬家了。这次孟子随母亲进城了,住在一个喧闹繁华的市场边,热闹归热闹,但孟母看到的只有小商小贩你来我往儿子也混杂其中,过了一段,孟母第三次搬家,这次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为儿子健康成长选择了一个好邻居好环境。孟子后来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孟子最后成为儒家学说重要的人物之一,与孟母三迁择邻关系十分密切。

择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择邻与人口迁徙有关,但又与大规模移民不同,基于个体意志与需要,小范围的一家几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属自主性的,这样的择邻地,选择空间大,它包括自然的如气候地理经济风俗诸因素都必须综合考虑,而移民则是政府行为,属于非自主性的,纯服从安排调配,被动适应,毫无选择性。狭义性迁徙的择邻又有两种选择的区别,一种选择只是个体性的,即要求相邻而居的人友善有修养,能够互相理解,相互照顾,彼此融洽。另一种则是群体性的,如对大的居住环境有社会安全,生态文明,人文关怀,道德修养诸方面的要求。孟母择邻显然属于后者的选择了,看重的是人文环境对儿子健康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

大家都希望有个好的居住环境,特别是好邻居,但是,如何选个好邻居,如何做个好邻居,每个人都关心这个事,并且应该是为之共同努力。

首先,每个人都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找个好邻居自己必须也是个好邻居。好邻居是双向的,要求别人好,自己应该做得好,甚至做得更好。你希望有一个好居住环境,那么,享受这个居住环境的同时,你必须为营造这个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样的,你希望邻居对你好,你应该是个值得他人尊重友好的邻居。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就是这样的经典案例。

大学士张英府邸与吴姓相邻,吴家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争执,告到县衙,因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做主。相府家人驰书京都,张英阅毕,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知此诗,旋即折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三尺。于是,便形成一条长约百米,宽六尺的巷道。至今,六尺

巷传为美谈。谦让、大度,宽以待人,张家主动示好使张吴两家成为好邻居。

其次,主动争当邻里守望好公民。邻里守望是一种自发性的非正式互帮互助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全凭个人主动热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邻里守望,形式上松散的,内容上却是紧密的。当这个区域所有的人享受到安全、舒适、温馨生活,每个人都有奉献在其中,收获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成果,更有心理愉悦的幸福感。

第三,坚守法律与道德防线,做有原则的好邻居。因为人与人综合素质有差异,邻居间出现矛盾与纠纷也是难免的,如何化解这样的矛盾与纠纷,我们必须坚守法律和道德防线,做遵纪守法好邻居,做道德高尚好邻居。不要以邪对邪,不要以恶制恶,而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相信法律会以正义与公平保护守法公民与邻里守望好邻居的正当权益。据网上报道,浙江宁波一孤老太太,由邻居徐先生照顾她三十年,老人九十多岁去世,几年后,老人宅基地获赔一百万,当地法院主动介入,判决徐先生接受遗产五十万元,另外的由尽了孝顺的侄子接受十五万,余者交村里保管。社会上对法院这样的判决纷纷点赞,它体现了对邻里守望的肯定,反映了好人有好报的心愿。

好邻居可以带给我们好心情,好心情自然会良性互动让我们都成为好邻居。 r88UdyCwXpO6bDJJx5QQsQ6SarV+myZQGrk//KuuuhtlW/mfGhaqH1UCIig7sS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