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快时尚品牌,风头强劲,甚至盖过了“快时尚之王”ZARA。从营收来看,直到2021年末,ZARA都还没有恢复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但与此同时,SHEIN却实现了年均312%的营收增长率。SHEIN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21年,其App(移动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全球下载量第二的购物类App,甚至超越了电商巨头亚马逊。
2023年,SHEIN的营收超过了300亿美元,在美国已经占据了40%的快时尚领域市场份额。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中,这家看上去略有些神秘的公司,仅次于字节跳动、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蚂蚁集团,排名第四,估值达到660亿美元。
在SHEIN异军突起的背后,是很值得研究的供应链创新。
SHEIN供应链管理的总体思路,是“精准匹配、小单快反”。简单地说,就是精确把握和洞察客户需求趋势,从小批量生产开始,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快速调节,如果销售良好就增加订单,如果销售不佳就停单不做。
按照这一思路,SHEIN在面向客户需求的供应链前端,坚持通过跨境电商向全球市场进行销售;在销售过程中,基于对平台中客户反馈、销售数据的分析,以及对Google(谷歌)趋势追踪系统的研究,实现对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用需求来拉动后端供应。在面向生产环节的供应链后端,SHEIN充分利用自身所在的广州周边的产业集群资源,包括面辅料供应商、代工厂、物流服务商等,对不同供应源进行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实现对小批量订单、多样化需求的快速响应。
通过这一供应链战略,SHEIN实现了50%左右的爆品率,远远高于ZARA的20%左右;滞销率只有10%,低于ZARA的15%,更是大幅度优于服装行业的一般水准。
在前述供应链战略之下,SHEIN的很多具体打法可圈可点。
第一,作为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入口,SHEIN的销售页面完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每日上新服装款式超过千款,充分应对差异化需求;同时提供场景化的导购信息,给客户带来沉浸式的选购体验,以满足客户在不同场合下的偏好。
第二,SHEIN运用数字化能力,将产品设计、测试和上新环节的效率做到了极致。它的设计流程相比ZARA更加简单,先由数字智能中心通过技术工具抓取当下最流行的元素,再由商品中心将元素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产品投入运用A/B Test(A/B测试)方法组织的市场测试,即直接观察、统计市场消费者对于不同产品的反馈,根据反馈结果来安排生产。SHEIN没有线下门店,而通过对线上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响应更为快捷,其A/B Test的速度可以达到ZARA产品测试的5倍左右。因此,在同一个时间段内,SHEIN可以设计、测试和上新更多服装款式,也更容易押中爆款。这正是它爆款率、滞销率等指标的表现大幅度优于ZARA的原因所在。有关情况可参考图2-8。
图2-8 SHEIN的数字化设计与测试
第三,SHEIN实现了数字化支持下的高效柔性生产与交付。在供应商环节,它形成了以广州番禺为核心的2小时车程产业集群;它灵活配置产业集群资源,包括300~400家成衣厂、100多家面料厂,建立了强大的柔性生产能力。IT团队开发了供应链协同系统,利用MES(制造执行系统)工具,实现对工厂和工人的过程管理。在仓储物流环节,它将国内发货仓设置于佛山,通过空运向海外物流中心发货,目前共设有佛山物流中心、南沙物流中心、比利时物流中心、美东物流中心、美西物流中心、印度物流中心6个物流中心,通过UPS(一家国际物流公司)完成当地配送。在这种高效生产与交付模式的支持下,SHEIN只需要3~7天就能完成产品生产,远远短于快时尚行业平均2~3周的时间。它从产品设计到生产的时间不超过14天。而客户还能享受到产品本身的物美价廉,产品平均价格只有ZARA的一半甚至更低,这自然能使SHEIN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这些打法的背后,是一套强大的数字化体系。全公司的数字化团队超过1 200人,由CTO(首席技术官)领导,各类应用系统/软件超过300个,包括前端、后端、供应链中心等板块的不同系统/软件。SHEIN设有数字智能中心,配备了数百人的数据分析团队,负责用数据对各类决策进行支撑。这套数字化体系,是SHEIN供应链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它强大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SHEIN的数字化体系,可以参考图2-9。
图2-9 SHEIN领先于行业的数字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