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不仅加重了胃的负担,容易引发胃炎和胃溃疡;而且,由于食物咀嚼不细,必然导致食物消化吸收不全,从而造成各种营养素的损失。
吃饭过快的人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体超重。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从开始吃饭到饱了的信号传给大脑,大约需要20分钟,如果仅用5到6分钟就吃完一餐,那么大脑根本就没有机会告诉你的身体它已经饱了,结果导致吃得过多。身体里储存了过多的食物和热量,最终造成肥胖,而肥胖是各种疾病的诱因。
专家指出,吃饭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使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意识到你正在吃饭,从而自动调节好身体各个器官的状态。
在美国、日本、土耳其等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慢餐”的好处,不少专家还为此发布宣言,积极推行“慢餐”进食。健康与营养学专家也一致努力倡导新的饮食观念:“想长寿吗?慢点儿吃。”
这些专家甚至列举“快餐综合症”的种种表现,从而激发人们摈弃口味千篇一律的快餐,回归丰富的传统美食习惯和美食文化,并启发人们懂得“吃得越慢,活得越久”的道理。“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良好的慢食习惯可以达到减肥、美容、防癌、健脑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细嚼慢咽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同时,干嚼有健脑功能,可增加脑细胞的信息传递,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起到防止大脑老化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足够的唾液能很好地与食物混合在一起,可以帮助肠胃消化营养。科学家指出,口腔唾液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唾液中含有一些酶、维生素、激素、无机盐和蛋白质,这些成分尤其是酶具有抗癌作用。有医学专家通过实验表明,如果每口饭能嚼12次,就能基本上消除食物中所存在的致癌物质。
其实,咀嚼的速度要根据食物的种类而定。吃香蕉总比吃苹果快,吃肉比吃蔬菜慢,在一般情况下,有一个原则:一口食物要保证咀嚼12次以上,一定要把食物嚼烂再咽下去。细嚼慢咽好处很多,养成这种饮食习惯的人尽管食量不大,但比那些狼吞虎咽的人更能充分地吸收养分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