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曹操打败袁绍,继续追杀袁绍的三个儿子袁尚、袁谭、袁熙。战争的规则促使他斩草除根。他又打赢了,欣喜若狂:“操作鼓吹,自称万岁,于马上舞。”

曹操在马背上跳舞,那舞姿想必可观。

至此,曹操大致统一了北方。

他的战略目标始终明确,收拾汉末乱局,非用武力不可。《封功臣令》说:“吾起义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

建安十一年(206)初,曹操带兵冒着严寒西征袁绍的外甥高干,留下了一首《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斧冰:凿冰。糜:粥。

征战诗篇,这首《苦寒行》是开山的作品,悲怆之气袭人。唐朝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皆受它的影响。

曹操的诗大都易懂。他酷爱《诗经》和汉乐府民歌,而民歌的特点是清新自然,不做作。诗人曹操显然与别处不同,不必绞尽脑汁与人争锋。文气召唤正气,亦复哀怜人民。古学者评价说:“曹公古直,有悲凉之气。”

曹操五十岁以后,好诗渐多。

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乌恒。乌恒亦称乌丸,本属东胡一部,“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恒山,因以为号焉。”占据辽东、辽西、右北平的“三郡乌恒”,性凶悍,善骑射,奔驰塞外,常常兴兵南下抢掠,“三郡乌丸承天下大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十余万户。”袁尚袁谭逃往幽州,欲结乌恒抗拒曹操,所以,北征势在必行。

曹操讨乌恒大获全胜,除掉北方边患,豪情壮志喷涌,发为几多诗篇。回军的路上他几乎一路高歌,东临海拔七百米的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境内),写下一组名篇《步出夏门行》,诗分为五解,第一解《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五解《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以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盈缩:盈亏,指寿命长短。烈士:壮志激烈之士。

曹操的诗皆可唱,复调回旋。从诗中看出,他不信天命,留恋生命,颇具海德格所讲的“先行到死”的姿态。以死亡反观生存,相信养怡可以永年。不过,曹操的不信天命,不畏鬼神,其由来也复杂。

有趣的是,曹操戎马倥偬之际,几次配乐吟唱儿子曹丕的爱情诗《秋胡行》: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有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予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企予望之,步立踌躇。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旨酒:美酒。不能:不耐烦。何得斯须:如何捱过这焦躁的片刻。

诗中的男子等待佳人来约会,等得真够辛苦。等谁呢?等一位传说中的绝代佳人。曹操雄霸天下,未能拥有惊世美女,比之汉高祖、汉武帝显然差了一大截:刘邦有大美人戚姬,刘彻有“倾城倾国”的李夫人。

《秋胡行》是乐府旧题,诗人的灵感源自民间传说:春秋时代,有个叫秋胡的鲁国男人,婚后五天到陈国去做官。五年后秋胡回家乡,路遇一采桑女甚美,便拿言语挑逗。他回家却发现采桑女正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妻羞愤难当,投河自尽。

曹操对这故事有何感想?他自己为何不写情诗?

曹操年过半百,等佳人已经等了很多年了,复因其貌不扬,长期蓄积起来的“拥美冲动”无边无际。他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能打败不可一世的各路豪杰,却无缘抱得绝世美人归。有个颜色非凡的甄氏,品行好,韵味儿天成,却让儿子曹丕抢了先。

江东佳丽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曹操的后花园里,花虽多而乏倾城之色。他的长处是让妻妾们不断生育:儿子二十五个,女儿的数字估计也不小。

曹操一再喟叹“佳人不来”,佳人果然不来。曹操一生,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关羽当年降他时,曾看中一貌好女子,被他抢先占去,放入庞大的老婆队伍。关羽为此“心不自安。”

打江山易,得美人难。

倾城之色犹如传世诗篇,可遇而不可求。 SOtP8PPbuDsWnFGBKHPXc37QSuLwfbFKg/BWxYGc2f6nv7hG/hQPIdzsnTZlE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