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以前手艺师傅一直有“放作场”的说法,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打市场”。
手艺师傅在同行之间互相暗中竞技,看谁把活干得又快又好,又没有什么架子,这样,在乡里村里中造成一种好影响、一种好口碑,叫他干活的人家自然就多了。
记得是一九八三年的上半年,当在王坑村快干完第二家的家具活时,已过了清明节。
村里最上面山上叫“里王坑”的一户人家,户主叫斯春苗,来叫我们去给他家做家具,我新师父当即就答应了,说干完这一家就给他家去干。
听村里人说,春苗阿伯可是一个老革命、老英雄。他们家兄弟四个,他最小。在解放初,除了留下大哥在家务农照顾父母,三个兄弟都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其中老二和他又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来老二牺牲在朝鲜战场,时至今日,连尸骨都没有找回。而春苗伯在志愿军部队里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卫生员……
对祖国的军人、英雄,是我从小就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最敬佩的人!小时候在村里看露天电影,就爱看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打打杀杀的“战斗故事片”。这次到春苗伯家干木匠活,我倒真想好好听听他讲讲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呢……
记得那年在春苗阿伯家,我与师父、师叔、师兄弟五个人连续干了一个多月的家具活。
那时候,春苗伯还只是五十多岁年纪,在家干农活,还养着一大群的山羊。大娘比他小十岁,有楼梯档一样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年龄比我小一两岁,我们都处得很融洽,至今一直都有联系。
那时候,大娘每天变着法儿给我们做好吃的。那个季节,房前屋后、山上山下,到处都是茂密的竹林,春竹笋自然就成了一道家常菜,什么腌肉骨头炖笋、胖子脚爪炖笋、咸菜炒笋、豆腐煮笋等等,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呢!
记得我们在干活之余或晚上,曾经多次缠着春苗伯给我们讲讲朝鲜战场上的故事?可他总是笑笑说:“过去的事就不想再提起了!太残酷了!”此时,他一定又想到了朝鲜战场上,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人浴血奋战、英勇悲壮的场景,还有二哥被炸得尸骨无存的惨状,他实在不想用战友们和二哥的牺牲来炫耀自己获得的一点功劳。每当一有人提起这些往事,他就双眼红红的,陷入痛苦的沉思之中……
倒是大娘,给我们透露一些春苗伯当年的情况:他当年参军在浙江湖州,后来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了战场上一名救死扶伤的卫生兵,立了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湖州,认识并与当地的她结婚成家。后来又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到黑龙江密山县,开垦“北大荒”,后来实在无法忍受那里的严寒,复员回老家务农至今……
这样的老革命、老军人、老英雄,真的让我们肃然起敬!
2021年夏,当我从东北回老家时,特意开车到“里王坑”去看望大伯和大娘。昔日陡峭的步行小道,都已成“之”字形的水泥硬化公路并贯通嵊州,车一直能开到家门口。
那天我见到了大伯和大娘,大伯已是九十二岁高龄。大娘对我说,她记得我们当年给她家做木匠的情景的,更对我们三个小木匠印象深刻。她还说,现在政府对他们很关心,各级政府部门经常派人来慰问、照顾他们,特别是“诸暨勤地爱心志愿服务队”的同志们也不辞辛苦特意来看望慰问,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我用手机给大伯大娘在门口阳台上拍了几张照片作为留念。
去年的一天,当我与大伯的大儿子微信聊天时,他告诉我说,他爸于2022 年的 12 月 24 因病去世,享年 93 岁。
我心情悲伤之余,尚有一丝欣慰:我在大伯的有生之年,还能与他见上一面,并给他拍上几张照片以作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