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冈仓前的革命斗争史

◎李悦强利华新

双水镇小冈仓前管理区位于潭江南岸,与七堡镇仅一河之隔。全区有仓前、连仓、仓湾、大湾、石桥、福庆、南庆、广文、石叟、中心、东岸、冲边等12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前夕有335户人家1 325人,耕地面积2 246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社会治安极差,匪贼猖獗。鱼米之乡的仓前在潭江河畔,一片片稻田犹如棋布的村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1941年5月至1945年8月,活跃在新会的抗日游击队早就看中小冈仓前这块“风水宝地”,中共新会县委地下党组织先后进驻双水桥门、小冈仓前等地。

抗日纪念勋章

党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1946年6月,中共新鹤县委根据江南地区革命斗争的需要,派遣党员李思硕、崔平到仓前小学任教作掩护,建立了我党地下交通站,负责联系小冈、七堡、双水、崖西、崖南等地的农村党支部及党员。

河涌交错、绿树掩映的仓前村里,坐落着一间不惹人注目的仓前小学,它既普通又神秘。说它普通,因其其貌不扬且简陋;说它神秘,因它曾经是抗战地下联络站、解放战争地下工作站。

1946年7月李思硕调走,上级派曾国棠(共产党员)到仓前小学任教,加强交通站的领导,仓前交通站工作由曾国棠负责。1947年底上级派党员李海怀接任曾国棠,负责领导仓前地下党和交通站工作。1948年2月,仓前小学成立了党支部(属新会区委领导),组长李海怀,成员有崔平、戚远、陈高、赵宋共五人。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到仓前活动的党员还有李克平、陈华琪、李寿祺、梁志云、容顺英、何桃、李启安等。1947年夏,新会特派员冯光在仓前举办一期党员干部学习班,主要内容是对梁志云被捕一案的审查和学习关于“隐蔽待机”的方针,研究蒋管区形势,部署新会工作,时间为一个星期。

崔平

1948年9月,中共新会区委根据上级指示组织江南地区武装斗争,建立了潭江南岸桥头堡,派梁志云回小冈仓前组织武装力量。在仓前地下党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实力派工作,为新鹤部队进入江南地区开展斗争提供了安全保证。他们还发展了地下组织骨干,输送年轻人到前线加入革命队伍,传送可靠的重要情报,筹集战备物资,接办上级文办的任务。该工作站的工作扎实,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1948年10月到1949年8月间,新鹤部队领导冯志谦带领游击队干部谢柏如、李启安等同志下江南,并以仓前为立足点,组织和布置江南地区地下武装开展革命斗争。因此,仓前从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是我党一个安全隐蔽点,三年来在仓前隐蔽的地下党员有曾国棠、李克平、崔平、陈华琪、赵守、戚远、陈高、容顺英、何桃等,成为江南地区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为保存我党实力、迎接江门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建立农会,组织民兵武装

为把农民组织起来,1948年5月,崔平根据上级的指示,与进步人士梁海(仓前小学校长)深入仓前各村,组织进步群众建立秘密农会,会长梁汉栋。初期有会员崔琼、梁小亚、梁寿槐、梁汉栋、梁钦、梁统用、梁细、梁明、梁大鼻、谈苟等10多人,后逐步发展到30多人。农会成立时要宣誓,监誓人陈华琪。

农会成立后,在党小组的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三征”和减租减息运动。1949年5月,国民党江门监衣社驻小冈特派员余毓群勾结仓前地主恶霸,准备成立伪自卫队,企图借收保安费名义,按田亩加收稻谷40斤来盘剥群众。仓前党组织得知这一情报,立即组织农会,发动群众与其论理,并抗交田租100多担,迫使反动势力取消成立伪自卫队和加租计划,从而保障了群众的利益。1949年5月,仓前党组织根据斗争形势需要组织农会会员打入老更队,同年7月,老更队完全掌握在农会手里,这时老更队队员全部是农会会员。1949年8月,农会又发动群众把公偿钱交给农会,购买了国民党广州157师一些散兵游勇的枪30多支,从而壮大了仓前民兵武装。仓前老更队除维护社会治安外,还组织队员为我地下交通站递送文件、书信和宣传资料,来往七堡、小冈、双水上凌等地,解放前在党的领导下,仓前农会为江南地区武装斗争作出较大的贡献。

梁海

建立“两面”政权

仓前小学是我党在新会的一个重要秘密地下交通站,要确保党员同志在此安全隐蔽,就必须控制和掌握乡政权。

1946年8月,曾国棠通过仓前小学校长梁海做好乡长梁松及地方实力派人物的统战工作。梁海与乡长、副乡长宣传进步思想,促使其同情共产党的主张,从而使乡长梁松对地下党在仓前小学的活动视而不见,不闻不理。

1947年12月,为了进一步控制乡公所,曾国棠派遣梁果林(当时是发展党员对象)经梁海的关系打入乡公所当文书,从中了解国民党伪政权的动向,并及时向曾国棠汇报,保证了以教师身份在仓前小学隐蔽的共产党员的安全。经过梁海和梁果林长时间的统战工作,提拔进步人士梁汉烈为副乡长,把革命力量渗透到伪政权之中,使伪政权的情况及时被我党组织和农会所掌控。

梁果林

1949年5月,国民党江门监衣社驻小冈特派员余毓群勾结地主恶霸企图成立伪自卫队,保护其反动势力。这一消息被梁果林获知后,立即向我党组织报告。通过内外结合,迫使反动势力取消成立伪自卫队的计划,从而削弱了国民党在仓前的势力,保障了仓前群众免遭欺压和盘剥。

开展地下武装斗争

1948年9月,新会区委决定派党员在潭江南岸的小冈、七堡两地活动,在那里建立潭江南岸桥头堡。梁志云被派到小冈,负责组织小冈的武装力量,与武工队联系,方便过江。建立桥头堡的主要作用是配合江南总队,地方党在第二线上,不公开露面。小冈仓前点的任务是负责游击区与新会地下党的联系,形成这一带的交通线,开展较为隐蔽的活动,负责沟通、联络、传递信息和接应。1949年春节前,曾国棠在江门召集梁志云、李寿祺开会,详细检查总结小冈、七堡有关组织地下农会和建立江南桥头堡的试点工作情况。1948年至1949年,新鹤县工委委员、新高鹤部队负责人冯志谦三下江南,都是以仓前点作为落脚点,在这里指示部署江南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了以民兵为主的地方武装力量,与伪政权进行斗争,帮助武工队传递文件、书信,为迎接解放作出重大贡献。

仓前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作出的贡献

(1)仓前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长期担任保卫,掩护地下党组织的人员在仓前进行隐蔽活动。三年多来,在仓前安全隐蔽的党员有曾国棠、李克平、崔平、陈华琪、赵守、戚远、陈高、容顺英、何桃等。由于保密工作细致、隐蔽,所以交通联络站从未暴露过,直至解放。

(2)仓前是新鹤部队在江南地区潭江南岸开展武装斗争的桥头堡和交通中枢。新鹤工委冯志谦三下江南,就在仓前组织和指挥江南一带开展武装斗争。

(3)仓前农会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与反动势力作斗争,迫使反动派取消成立伪自卫队的计划,并抗交田租稻谷100多担。同时,农会积极配合地下党组织递送文件和情报到江南各地。

(4)仓前农会发动群众,把公偿款3 000多元交给农会买枪支30多支,为壮大人民武装力量作出较大贡献。

链接

梁海简介

梁海(原名梁东海)于1924年至1932年在仓前小学读书,后转读香港中华中学。毕业后曾在英国驱逐舰及香港洋船当小卖部售货员,在抗日战争期间,于1940年毅然舍弃经商优越生活,不顾自身安危,参与抗日。他由鹤山大朗南洞一带的地下党领导人容宗英动员回国参加东江纵队,奉命在鹤山南洞学校、金闸学校、开平水口狮山学校、小冈仓前小学、司前白庙等地开展地下工作。

1946—1949年,梁海在新会小冈仓前小学任校长。接组织指示后加强学校各项工作,主要配合领导地下组织骨干引导进步学生参加前线革命队伍,组织交通站人员传达可靠情报,筹集物资,安排掩护、转移地下党主要领导。梁海家又是一个备用的交通站,有时在梁海家接头就由其母亲放哨看风。

梁海于1982年改退休为离休。2011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享受副处级待遇,还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章。

链接

崔平简介

崔平,中共党员、工会会员。广东省新兴县人,1942年2月在新兴县坝塘村参加革命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接受组织的安排,以教员为公开职业,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于1944年8月在高鹤游击队司令部工作,1945年2月在焦山战斗中不幸被俘入狱。释放后,于1946年6月经地下党的介绍到新会小冈当小学教员,继续进行革命活动,直到全国解放。

解放后,从1950年1月起,她先后在新会县罗坑公社、新会县人委民政科、茂名土改队、新会县人事科、新会县机关幼儿园、新会县侨务科、商业局幼儿园等单位工作,担任过妇女干部、科员、乡干、所长、副科长等职务。后因病住院医治无效,于1981年9月3日逝去,终年58岁。 IfaZkrmqz9msATjpBTedzz7888C5N0vuXhOJ0vKH90sqqpjJhwplGNFwmDwTkV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