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逢 一 老 翁 ,
两 鬓 [2] 白 如 雪 。
一 里 [3] 二 里 行 ,
四 回 [4] 五 回 歇 [5] 。
清·黄慎《观花老人图》
[1] 逢: 遇到,遇见。
[2] 鬓: 鬓角。
[3] 里: 长度单位,等于 500米。
[4] 回: 量词,指事物、动作的次数。
[5] 歇: 休息。
路上遇见一位老人,
两鬓像雪一样白。
他走上一两里路,
就得休息四五次。
隐峦,唐朝末年的僧人,姓名和生活年代不详。从他的法号“隐峦”可以推测,他是个喜欢隐居在群山之间的人。他流传下来的诗作只有五首,除本诗外还有《蜀中送人游庐山》《牧童》《浮桥》和《琴》。
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诗人偶然在路上遇到的一位老人的形象。
诗的前两句写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老人的外貌。“路逢一老翁,两鬓白如雪。”诗人走在路上,遇到一位两鬓白如雪的老人。这里只写到白发,并没有其他外貌描写。这位老人怎么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这两句描写了老人走路时步履艰难的情形。诗里没有交代老人的年龄和身体情况,给了读者想象空间。也许他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也许还体弱,因为他走一里或二里路,便要歇息四次或五次。这两句用了四个不同的数字作对比,将老人行动不便的特征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首诗的语言浅显易懂,富于变化。“一”“二”“四”“五”四个数字的运用非常巧妙,依次排列,但是因为量词的变化,起到了非常别致的效果,把老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充分理解诗的内容和意境,用平实的语调和叙事语气诵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和句子重音,特别在处理“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时,其韵律和节奏要有别于其他诗歌。
路逢/一老翁,
两鬓/白如雪。
一里/二里/行,
四回/五回/歇。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
释义: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引申义,是中国人对老年人生日的祝福语,祝福老年人福寿双全。福气如东海的水一样广阔浩大,无穷无尽,形容福气多;寿命和终南山上的松树一样,永远存在,长生不老,形容寿命长。
在你的国家,老年人过生日时你们用什么祝福语?请你用中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