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路 [1] 云 初 起 [2] ,
离 亭 [3] 叶 正 稀 。
所 嗟 [4] 人 异 [5] 雁 ,
不 作 一 行 飞 。
明·唐寅《金昌送别图》
[1] 别路: 离别的道路。
[2] 云初起: 一般指的是早晨和黄昏,这里当指黄昏。
[3] 离亭: 驿亭。古人常在驿亭送别。另解为送别处的路亭。
[4] 嗟: 叹息。
[5] 异: 有分别;不相同。
兄长即将远行,白云初起,
在离别的道路上,黄叶纷飞,飘落在驿亭周围。
我心中有很多不舍,只能感叹自己不能像空中高飞的大雁,
排成一队一同飞向远方。
作者是唐代的一位女童,姓名及生卒年不详,写此诗时年仅七岁。据《全唐诗》记载,小女孩是南海人,因为武则天召见她,让她作一首送别兄长的诗,她随即创作了这首《送兄》。
这首诗表达了小诗人送别兄长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诗的前两句写景,渲染离别的环境气氛。以“别路”和“离亭”标出地点,同时点明了送别这一诗歌主题,感情由此铺开。白云初起、黄叶飘零暗示了送别时间是在秋天。天边“初起”的云往往很低,有压抑感;亭子旁“正稀”的树叶,说明环境萧瑟。萧瑟清冷的秋景与难舍的离别情绪相互作用,更加烘托出全诗情感基调的惆怅和沉重,为后两句诗抒情作铺垫。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在诗的后两句,小女孩感叹人不如雁,突出了她想像大雁一样随兄长同去的心情。这是以大雁的同出同归反衬亲人的别离,使得小女孩不舍兄长离去之情更加深重,离别之愁绪更甚。
这首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在朗读时要注意在景语之中加入别情,也要注意断句的问题。前两句用叙事语气,后两句表达感叹。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
释义: 两个人同心协力,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反之,心不往一处用,各存私心,必然矛盾重重,轻则财破,重则人亡。
请根据“经典阅读”中的语句写一段读后感,谈谈你和兄弟姐妹的感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