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任龙波同志由教育部和河南科技大学资助的专著即将出版,他发来了书稿,并邀我为之作序。作为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我很乐于为大家推荐本书。

任龙波同志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态度端正,学术能力强,一直踏踏实实、勤奋好学。在读博期间,他阅读了认知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大量经典文献。他的研究方向是语言认知系统中的空间认知与表征。他阅读了大量空间构建领域的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及国外英文原刊文献。他对Talmy认知语义学理解得较为深刻到位,对本学科主要内容、发展历史脉络及趋势、主要研究方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均有较全面的把握。

语言对空间的构建问题是语言学领域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这一领域,欧洲马普所Stephen C.Levinson团队的空间研究,以及Leonard Talmy提出的基本空间图式系统有较大影响。但是,这两个理论体系中的观点有较多相异之处。Talmy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义学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本书就是采用Talmy认知语义学理论并结合英汉语语料的一项实证研究,有很多独到的创见,是本领域的原创性成果。尤其是作者对语言的空间表征机制的分析,理论视角新颖,实证方法科学,描写和讨论全面、深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书全面深入论述了Talmy静态事件的概念化及其表征类型,提出“空间静态事件中的认知叠加系统”理论,并通过实证方法,支持语言关于空间构建具有普遍性之说。本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两种语言语义表征的大量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有其共同的认知基础。作者也发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征上的一些差异,如英语受访者更注重主事件发生之前的副事件,而汉语受访者更强调主事件的后续事件。这对我们认知空间位置词的共性和类型都有启发。本书有理论高度,实验设计合理,结论有较大理论意义。

本书的重点是探究汉语空间静态事件,诱导实验所获语料以汉语为主,但为了便于国际上非汉语母语者或不熟悉汉语的读者理解本书论点,作者在分析时结合了少量英语例子。汉语母语者或精通汉语的读者只看汉语例句即可。这一处理办法完全是为外国读者着想。

虽然本书所举例子以汉语为主,但是所探究的空间静态事件深层语义表征的机制和类型具有普遍性,所得结论也应该适用于其他语言。对于英语中的空间表征情形,Leonard Talmy在他的论著中已有较为详细的定性描述。对于汉语中的空间静态事件表征形式的认知语义学探究,尤其是这类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本书为首创。此类事件在表层表征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纷繁复杂,但作者独具匠心,采用构式语法的思路,在Talmy两分法类型学的基础上,把静态事件诸多表达现象归入两种主要类型,具有高度概括性。这是本书的又一种创新。

静态事件是Talmy运动事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它却被忽视了,绝大多数文献仅关注位移性质的运动事件,本书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空缺。

李福印
2023年 5月 1日
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G1tlfWo4hFEK5KY98YSkRNEum8TVFAIPtutD5CJAQTYmf/k3CWvlTpw5N0JWeh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