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学价值观的医学境界
——无法放弃的“想象力”

中医学或中国传统文化选择时间、过程、关系甚至功能为进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其内在的生物学、政治和经济原因,而且这已经成为现实并被经验所证实,因此,中医学的价值观的可能性是确定的。现在要讨论其何以可能,就是追问这种现实的价值意义,而不是内部的原因和机制。如果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带来面向未来、启迪现实问题、开辟新境界的价值,那么它就具有继续成立的基础,否则就仅仅是文物。

单纯以“时间”这个概念来分析和推导中医学世界观的演化,实际上类似于数学,只能在理性层面理解一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中医学的经验本身来了解一下中医学世界观和价值观何以可能。

中医学至今仍让人们如此着迷,直接的原因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以一种近乎难以理解的方式解决了实际问题,而具体的操作和实施也是以一种难以名状的神秘呈现。因此,这些案例就成为明确中医学世界观和价值观何以可能的可靠直接素材。中医学成为医学是从其基本的生命观建立开始的,“养生、永生和长寿”思想的确立标志着中医学的正式开始,这时候中医学开始按照这样的思路不断积累实际的医疗经验,记录和归纳疾病现象与干预手段的对应关系,并主动运用“永生和长寿”的框架来梳理和归类经验事实,让这些经验和事实现象的演化规律留在理论中。

中医学已经开辟了很多医学境界。

首先,建立了基于生命基本现象“生长壮老矣”的动态有机生命观,其价值就在于任何的临床中都需要在动态整体中把握诊疗的策略,其中的问题是具体实施的细节规则并不确定,需要详细的刻画和研究。

其次,比较有名的境界就是基于天文和气象层面的“运气”医学,尽管“五运六气”由于其所依赖的天文和气象基础模糊不定而难以自圆其说 ,但其所提示的医学规律仍是值得重视的,关键的问题就是不能将五运六气的概念等同于病理生理的概念,而是要仔细研究其可靠的对应关系。

再次,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境界就是《伤寒论》,张仲景所开辟的伤寒疾病的理论境界是经典的以时间线索展开的,将伤寒病“七天”一个周期的演化规律附着在六经的空间中展现出来,成为后世追求“辨病辨证论治”完美结合的经典。

中医学中最富争议的一个境界就是“藏象”。表面上看藏象是以空间展开的,这就导致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探寻其空间本质,早期“医林改错”、目前的现代化研究,其结果是越往空间结构走,中医越被解构。这实际上还是对藏象的关系本质理解不深造成的,不论是“五脏六腑”“经络腧穴”还是“气血津液”都仅有肤浅表层的空间意义,其深层的意义仍是生命现象的运动模式和状态。因为这些空间概念的意义是被人为赋予的而不是自身言明的,不是从自身的运动规律中分析和推导出来的。例如,脾的定义一定不是从胰脏或脾脏的任何外形和组织结构甚至分子功能中推导和证明出来的,而是基于“消灭和转化能力”这个动态关系的实现需要被构建出来的。显然藏象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能不能完成机体、器官、组织、蛋白质分子、核酸等空间问题的时间化理解;藏象的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能不能开出应对人类当下生存困境的新境界,例如能不能防治癌症。

中医学在病因、病机、治疗学、内外妇儿各科均有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操作的境界。其中中药所开辟的境界是非常有趣的。首先药物的作用一定是在直观或取象比类的基础上经过少数的样本、无对照的、证实的方法获得的。而对药物的理解则是在脱离药物的空间意义上进行功能意义萃取的,例如药物经过火炙就会有温热的性质。

此外还有很多境界是蕴含在验方、偏方和局部经验之中的,没有从中医学固有的理论中开辟出来,例如青蒿素、三氧化二砷在西医空间意义的境界中显示出其境界。

这些境界的开拓在结果上说明中医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而这些境界本身则提示其“何以可能”的两条规则:一个是试错,一个是想象力。正是这种特别的想象力将一连串无关的事物真正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不断试错,将自然事物按照我们的想象呈现了出来。

其中的神奇之处在于中医学并没有在试错中颠覆固有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等理论,而且不断地进行“证实”性的辩护,似乎并不愿意进行“证伪”性的辩护。直到今天人们开始进行证伪式的尝试,结果发现这些基本理论本身是“先验”的理性和理论的起点,本身不具有证伪的可能性,能够证伪的中医学内容主要局限在具体的干预方法和措施。与此同时,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单纯定义这些理论范畴的空间性质,就会完全破坏中医学固有的“想象力”本身,最终使人们再也不能按照中医的方法去思考和工作。 JRFXKZ0LNSgC2sc2D1fw7G2UBAfk2vZ/j7DnnmxuoCMb/keVHb4P13lGrtK44O5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