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并测度了我国对外开放度的综合性指标。梳理并整合了已有对外开放度测度指标与方法的相关研究,同时指出各种对外开放度代理指标所具有的缺陷,在评价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金融开放度、对外经济合作开放度以及国际旅游开放度等各类衡量对外开放度的有关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度,避免了传统利用单一指标测度对外开放度的不足,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尤为重要的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研究我国的利率问题,并结合宏观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这为研究对外开放度和利率变动及政策效应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向。
(2)基于对外开放视域构建分析利率变动及政策效应的理论模型。现有成果大都是从利率传导机制及效应、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市场化效应、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以及与汇率关系等方面来研究利率政策效应问题,同时对利率政策效应的研究也大都从对经济增长、消费、投资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从对外开放度及其利率水平对价格的影响角度来进行探讨。本书构建基于传统的AS-IS-LM模型分析框架下的对外开放度与利率变动及政策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对外开放度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机制以及对外开放条件下利率政策产出效应与价格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对现有研究领域的一种有益探索与延伸,并为本书的实证分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本书以对外开放度这一新的角度对利率的变动及政策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以往鲜有文献研究对外开放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本书就对外开放度对利率变动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实证研究对外开放度对利率政策效应的影响时,与以往研究成果将利率政策效应局限于对经济增长、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本书首次将利率政策效应分解为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和利率政策的价格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对外开放条件下这两种效应的影响,并得出一些与已有研究不同的结论,为利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