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十八、十九世纪中朝书画艺术交流的发展

中国和朝鲜作为近邻,两国之间的书画交流可以溯源至南北朝时期。王羲之、欧阳修、虞世南、米芾、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书家对朝鲜书坛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郭熙、马远、夏圭、米芾、赵孟頫等人的画风以及《顾氏画谱》《唐诗画谱》《张白云选名公扇谱》等画谱传入朝鲜后,朝鲜士大夫的画风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蔚成风气。

因明清时期中朝之间保持着宗藩关系,数百年来朝鲜使团频繁出使中国,这为中朝两国文人结识和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基础。清朝与李氏朝鲜的宗藩关系长达二百余年,两国文人之间交流的层面、范围和内容也不断变化。除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学术、宗教、制度、风俗外,书画同样作为主要交流内容占有重要位置。本章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洪大容《湛轩燕记》《干净衕笔谈》、朴趾源《燕岩集》《热河日记》、李德懋《雅亭遗稿》《入燕记》、柳得恭《并世集》《滦阳录》《燕台再游录》、朴齐家《贞蕤阁集》、朴长馣《缟纻集》、金正喜《阮堂先生全集》、朴思浩《心田稿》中所载中朝文人之间的书画交流作为文献依据,以北学派使者为研究对象,试析中朝两国文人之间书画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P/kLVfLHIUlZri0kcMDhaxLKEONPKqoYJtwxGSaErCuZoN5P03LYZOJyOOWMF17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