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名不见经传的希拉姆学院因倡导“新文科”的理念为业界所关注。新文科之“新”本义是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将新技术引入传统文科,使之能够适应学科内生性发展要求和社会对文科新的需要。

对中国而言,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相比,只有百年多历史的文科本身就比较新,无论是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从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专业设置开始,基本上都移植于西方现代学科。且直到目前,许多学科仍在结合中国实际需要和学科历史进行着调整和优化。这样,中国新文科的“新”就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文科各学科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文科中的所有学科又要积极迎接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诸多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和规划了中国高校新文科建设。

不啻为一场学科观念、学科体制革命的新文科建设,虽然意义重大,但无论理论研究、制度设计还是具体实践,难度都非常大。因而,在全国高校中,新文科建设雷声大雨点小是普遍现象。不过,其中也有个别高校的新文科建设自觉意识较强,且进行了有益尝试。新疆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 7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举办了“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高峰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学科建设改革方向征求意见并进行了广泛研讨。之后,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对新文科建设进行了规划并开始了探索,这部《“新文科”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就是其成果之一。

《“新文科”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由 11篇本科生毕业论文构成,分上、中、下三编,涉及中国语言文学 7个二级学科。这些论文反映了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实践。

中国语言文学是“文科”中的基础学科。新文科建设在借鉴传统文、史、哲不分家的理念基础上,一要在横向上与经、管、农、工、医等学科进行横向交融,二要在纵向上追踪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历史足迹和最新进展,从而重新定位本学科的坐标。

事实上,“新文科”的发展趋向已经在中国“新文科”建设提出之前就出现了一些端倪,如“计算语言学”就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语言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数学大模型,在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不同语言比较、语料整合分析、计算机文本(语言)翻译等方面,使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研究跃升到新的高度。可以预见,将来在古文字识别等方面,会得益于计算语言学的发展而有重大突破。

当然,文学研究自身需要引入新技术革命的成果,需要与其他学科交融,但也不能忽视研究对象自身的“新文科”现象,如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观念的丰富、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的再生产与传播、消费等新现象,在“新文科”的视野下,都有不同以往的异彩纷呈。这背后,无疑是“新文科”理念的确立与实践的同频共振。

因此“新文科”引入了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推动了传统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观念、知识生产范式的革命性变革,让我们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想象和期待,也打破了传统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壁垒,给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插上了翅膀。因此,《“新文科”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一书,可称为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台阶式的成果。

在该书即将付梓之际,受邹赞院长之邀,写下上面的文字,与其说是序,倒不如说是对他们在新文科建设方面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可喜成果的致敬。

李晓峰
2023年 9月 25日 6PB1NO8mYYsX6bEI9Vqfwj25dV7QFnhTkDoicJol2BW1QQXQ/FbKHHkPvQ7PVXS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