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次流行病学革命

通过种植高热量谷物,农耕社会能够用同样数量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了,戴蒙德认为这个数字是原来的 100 倍之多。 17 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星球能够养活的狩猎采集者不超过1 000 万。 18 截至公元 1800 年,在非常基础的技术条件下,世界人口数量已经增长到了大约 9 亿,所以这一估计基本是准确的。 19 现在,地球养育着超过 80 亿的人口,尽管只是勉强能够养活。

自人类开始从事农耕以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提高了 5 倍。 20 人口剧增源于生育率的急速上涨,人类开始越来越频繁地生育子女。 21 女性狩猎采集者大概每 4 年生育一个孩子,而早期农业社会的女性平均每 2 年就会生育一个孩子。 22 近期一项对菲律宾帕拉南的阿埃塔人的研究显示,即使在 21 世纪,采用游牧生活方式的狩猎采集者生育子女的数量也明显少于采用定居农业生活方式的人生育子女的数量。 23 农业可以帮助女性更快地从生育的损伤中恢复,因为她们能够食用富含热量的谷物和乳制品,而非低热量的野味、海味和植物,而且在定居农业生活方式下,抚养孩子所消耗的能量也要少得多。新石器时代的饮食还能让孩子更快地脱离母乳。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当我们开始给女儿吃母乳以外的食物时,最先尝试的食物就包括奶粥和拌在牛奶里的维他麦。我无法想象如果我们用鹿肉和核桃来喂养她,效果还会不会好。

新石器革命并没有导致人口不可阻挡地激增下去。在一个群体采取定居农业生活方式之后的 500 到 1 000 年间,我们往往会看到死亡人数明显增加,人口增长趋于平稳,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发生回落。 24 是什么导致死亡率上升得如此之快?一部分原因与饮食有关。狩猎采集者会食用许多种类的时令种子、坚果、水果和蔬菜。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理查德·博沙·李(Richard Borshay Lee)观察到,卡拉哈里沙漠的狩猎采集者食用的植物超过 100 种。 25 相比之下,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则倾向于只种植一到两种谷物。在收成好的年份,这能够为他们提供足以过冬的食物、来年播种庄稼所需的种子,以及用来支付税款(如果有)的粮食。然而,出问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疾病或恶劣天气都可能令他们颗粒无收。囤积的余粮可能会被偷走,被害虫吃掉,或者被霉菌毁掉。因此,过着定居生活的农耕者可能比狩猎采集者更容易挨饿。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嘲讽地将人类开始务农的史实称作新石器时代的“大跃进”。即便作物没有歉收,粮食储备也足以熬过冬季。但新石器时代农民的饮食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因此,早期采用定居农业生活方式的人类几乎都不如狩猎采集者健康。相比之下,从事农耕的人类骨架更小,更有可能因缺铁而出现贫血症状,还可能因为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钙和磷而出现珐琅质发育缺陷。 26 27

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在开始务农之后,人类接触传染病的概率明显变高了。正如上一节所说,狩猎采集社会中也存在传染病。但传染病没有像在人口稠密、联系紧密的农业社会中那样,在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的游牧狩猎采集群体中大肆传播。詹姆斯·斯科特称新石器时代的村庄为“多物种共存的安置营”。 28 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与各种动物比邻而居——既有驯养的动物,也有老鼠之类的寄生生物。这种情况催生了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这些疾病会由动物传染给人类。日益拥挤且不卫生的居住条件促使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同时还可能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如今,就连菲律宾那些已经接受了定居农业生活方式的阿埃塔人,其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率也要高于那些仍过着传统游牧生活、从事狩猎采集的阿埃塔人。 29

现在,一系列DNA证据证实了威廉·麦克尼尔的核心论点之一:定居农业生活方式、人口的增长和贸易的增加,共同为病毒、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开创了一个黄金年代。许多现代人患有的传染病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病原体。 30 31 乙型肝炎已经在欧洲流行了近 7 000 年。 32 据信,鼠疫——确切来说应该是鼠疫耶尔森菌——出现于约 6 000 年前欧洲东南部的农业定居点。 33 结核病也出现于同一时期,尽管还无法确定是在何处出现的。 34 35 麻疹病毒是在公元前 1 世纪从牛瘟病毒分化而来的,而牛瘟是一种感染牛的疾病。 36

即便没有基因组学的证据,考古记录也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即一次流行病学革命紧随新石器革命而来。天花的起源不详,但它与牛痘密切相关。包括年轻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在内的三具木乃伊身上,都布满了类似天花的丘疹。这三具木乃伊中最古老的一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6 世纪。 37 脊髓灰质炎病毒似乎也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因为当时古埃及的艺术作品中描绘了一些看起来状态很健康但四肢萎缩的人,还有不得不借助拐杖行走的儿童。 38

在西非,人类务农助长了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39 最为致命的恶性疟疾是由冈比亚按蚊传播来的。它们无法在非常阴暗的水域和大部分地区的茂密雨林中繁殖,因此刀耕火种的农业兴起对这些蚊子和导致疟疾的疟原虫而言都是福音。这种传播恶性疟疾的昆虫的基因组显示,尽管其首次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时间远在新石器革命之前,但在过去的几千年间,其种群的数量曾突然暴增。 40 传播黄热病毒的埃及伊蚊也大大受益于现今的人类活动,因为它喜欢在充满积水的容器中繁殖。据此,美国历史学家约翰·麦克尼尔(John McNeill)认为,蚊子实际上是一种被人类驯化的昆虫。 41

传染病的暴发夺走了太多人的生命,以至于在我们的DNA中刻下了伤痕。近期一项研究分析了在人类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的 1 500 多个基因的演化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适应性变化——有利的新基因突变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发生在过去的 6 000 到 13 000 年间,该时间段与人类开始采用定居农业生活方式的时间相当。 42 在规模足够大、联系足够紧密、足以维持传染链的农业社会中,新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传染病很快就会成为儿童常见地方病。所有活到成年的人都接触过这些病原体,并发展出了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全世界研究史前墓葬骸骨的考古学家都注意到,在人类开始采用定居农业生活方式约1 000 年之后,儿童和青少年骸骨的比例明显变大了。 43 dtglxyTVRf3yOycKAO5DXGtZ71Ipv1mDfYkQEAp6QpEli1tJR4HaVUCUdcnfRF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