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现代人类灵魂的爆炸式觉醒

图1:肖维岩洞中的岩画(图片来源:Centre National de Préhistoire)

1994 年 12 月底的一天,三名洞穴探险者正在法国东南部阿尔代什河上的石灰岩悬崖上寻找洞穴。在距离登山步道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凹陷处,其中一名探险者感受到了一股凉爽的对流风——这是存在空腔的迹象。三人清理掉一些碎石,又沿着一条狭窄的通道爬行后,来到了一处壁架上,从这里向下望去是一个巨大而黑暗的腔室。他们沿着链梯下降了 10 米,落到山洞里的地面上,开始了探索。就在头灯的光亮打在洞穴壁上的那一刻,其中一人喊道:“它们在这儿!”

三名探险者刚刚发现的,是最杰出的史前艺术作品之一——绘有猛犸象、雌狮、驼鹿、野牛、高地山羊、马和披毛犀的精美画像。这些岩画的创作者利用不规则的石灰岩,魔法般地打造出了灵动感和立体感(图 1)。记者朱迪思·瑟曼(Judith Thurman)造访肖维岩洞后,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将这些岩画描述为“一本充满生命力的、精妙绝伦的动物寓言集。在火把的照耀下,动物们仿佛从岩壁中奔腾而出,穿行其上,如魔术幻灯中的形象”。 15

肖维岩洞岩画创作于约 3.7 万到 3.35 万年前,距离智人到达欧洲西部以及尼安德特人消失仅数千年。 16 史前的这段时期似乎是人类创造力异常繁荣的时期, 17 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留下的动物和手形岩画也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而出土于德国南部的现今最古老的猛犸象牙雕塑也是在大约同一时期创作的。霍赫勒·菲尔斯洞穴中的维纳斯雕像展现了膨胀的胸部和夸张的女性外生殖器,它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件描绘人类形象的作品。 18 施泰德洞穴中发现的“狮子人”雕像高 30 厘米,由狮头和直立的人体构成,是已知最早的对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生物的描摹。 19 此外,在包括霍赫勒·菲尔斯在内的德国洞穴中,还发现了几支用猛犸象牙和动物骨骼雕刻而成的长笛,其历史可追溯到约 4 万年前。这是已知最早的人类演奏音乐的证据。 20

就规模和技术水平而言,唯一能与肖维岩洞岩画相媲美的史前洞穴艺术作品位于其以西约 350 公里处的法国拉斯科岩洞。 21 但岩洞中的这件旧石器时代的杰作“仅有”1.7 万年的历史——它如今的年龄与其诞生时肖维岩洞的年龄相当。 22 拉斯科岩洞于 1940 年因一群普通人的偶然之举重现于世。当时,几个孩子在寻找传说中通往附近城堡的秘密通道时,无意间发现了那些岩画。据说,毕加索参观这里时曾对导游如此评价道:“他们已经发明了一切。” 23 这则逸事凸显了创造这些杰作的人类是何等高明,他们的关注点和审美趣味与现代人类有多么相似。

在4 万年前,能证明人类拥有创造力的证据只有手印、可用作首饰的彩色穿孔贝壳和富含铁元素的岩石,这些岩石可能会被加工成赭石——极有可能是用来给墙壁、贝壳或身体上色的颜料。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智人有如此的想象力和技术足以制作出肖维岩洞岩画、狮子人雕像和霍勒斯·菲尔斯的维纳斯。令人惊讶的是,它们都是在几千年的时间内创造出来的,彼此之间只相距几百公里。导演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在他关于肖维岩洞的纪录片《被遗忘的梦的洞穴》( 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2010 年)中谈到了史前艺术在当今法国和德国地区的出现:“这不是一个原始的开端,也不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毋宁说,这更像一个突发的爆炸性事件,它毫无预兆地发生了,就仿佛现代人类的灵魂在这里觉醒了一样。”

旧石器时代的欧洲洞穴艺术所彰显的创造力在智人崛起为世界霸主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据说,我们这个物种之所以能够战胜其他物种,是因为拥有独特的能力,即古人类学家——早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研究者——口中的“象征行为”。意思是,智人有能力使用语言和艺术来表达和交流思想。以复杂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的能力让智人能够计划、协作,并且在竞争中胜过体型更大、更强壮的尼安德特人以及其他并未掌握这些技能的人类种群。 24 这种结论基于一种特定的自然观,认为智人与同属的其他物种为生存而进行了一场斗争。根据这一自然观可知,我们能够胜出,是因为我们足够聪明。

我们或许只是猿猴,但至少我们是绝顶聪明的猿猴。近年来,关于这一自然观,最受关注的支持论调出自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畅销书《人类简史》( Sapiens ,2014 年)。赫拉利认为,“智人征服世界,首先要归功于其独有的语言……语言让我们能够摄取、储存和交流关于周围世界的海量信息”。不过,这种解释绝非赫拉利一人独有,而是为研究这一课题的学者所广泛接受的。从我们赋予自己种族的名字——智人,字面意义为“智慧之人”——中就能明显看出,我们自认为拥有独一无二的智慧。象征行为在现代人类的本质之中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将我们称为“符号物种” 25 或是“符号性人类” 26 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都觉得这个自然观颇为可信,它让人类重拾起因达尔文进化论阐明人类不过是动物界的一个物种而失去的特殊地位。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已经识别出了许多种符号,并认为它们是复杂象征行为的证据,从而将现代智人与认知能力较低的人类种群区分开来。 27 28 在考古记录中能够观察到其中的一些符号,包括埋葬死去的人、佩戴首饰、用赭石做装饰,以及创作艺术品。象征行为最明确的案例是 4 万到 3 万年前的欧洲西部的史前艺术。这些艺术作品令人惊叹,且至今保存完好,赫拉利等人将其视为智人曾在那一时期经历认知革命的决定性证据。

象征行为的能力使智人冲出非洲,打败所有其他人类种群。然而,这种观点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智人作为一个具有解剖学特征的独立物种已经存在了至少 30 万年之久,但直到 5 万至 4 万年前,他们才开始显现出明显的认知优势,并在那个时间点走出非洲,击败了所有其他人类种群。等待了 25 万年才迎来这一次突破,这个时间似乎有些过长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非洲迁徙出去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那么这个解释就更加没有意义了。迁出非洲,直立人在约 200 万年前就做到了,尼安德特人的先祖在约 50 万年前也做到了。但这两种古人类应该都不如我们智人才对啊。

“智人的卓越智慧让他们能够崛起并统治世界”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试图用一些逻辑游戏来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在发展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解剖学特征之后很久,智人才演化出非凡的认知能力。赫拉利和其他很多学者认为,现代人类在 7 万至3万年前经历了一场“认知革命”,这场革命彻底地改变了他们思考和行事的方式。这些新习得的能力为智人带来了竞争优势,并解释了他们成为霸主的原因。

认知革命这一概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欧洲中心主义。它将现代的法国和德国定位为人类行为的蜕变之地,并认定最早具备符号化思维能力的智人是离开非洲、到达黎凡特之后朝西边去的那一群。这并不令人意外。1940 年发现的拉斯科、1994年发现的肖维、2008 年发现的霍赫勒·菲尔斯的维纳斯,以及 20 世纪晚期重组的史前狮子人雕像,都让自小就认为欧洲“白人”天生就比其他地区的“非白人”优越的学者为之倾倒。认知革命这一概念可被视为英国艺术史学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在《文明》( Civilisation ,1969 年)中的观点的“史前”版本。由英国广播电台(BBC)于 1969 年播出的同名电视纪录片曾十分受欢迎,不过如今已经过时。它认为,文明是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从中世纪到 20 世纪艺术和文化成就的产物。 GKemo6ALgUYgLC01dXXoHDTquzmEmv4uCvJkEoMJ87WN6MvogCzsk06mVIQHRE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