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铃响了,我拿起听筒。这是我在这种情况下的一般做法。
我:“您好,这里是殡仪馆。”
我知道,大家对此时该不该说“您好”一直有争议,至今未有定论。我只想说明,在打招呼时,我尽量避免使用愉快轻松的语气。
女士:“您好,我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丈夫去世了。”
我:“请节哀,女士。”
女士:“谢谢。您人真好。我给您打电话,是想向您咨询些信息。”
我:“没问题,关于葬礼。首先……”
女士:“不不不,我丈夫已经下葬了。”
我:“啊?既然是这样,那我还能怎样为您效劳?”
女士:“我之前去的是另一家殡仪馆,我感觉价格有点贵,所以我想来听听您的意见。”
我:“……”
请您站在我的角度上换位思考。一种可能,这名同行的价格没有我们高(这种情况很少见,但依然不排除这个可能性),那我应该承认我们价格高。这其实没什么,只是多少有些尴尬。另一种可能,这名同行的价格比我们高,情况就变成我得指责一名独立经营的同行,这是我严禁自己做的事。同行之间这样做不合规矩,除非这名同行是个臭名昭著的骗子。
显然,在这个故事里并非如此。
这名同行专业、有责任心,在工作中始终以逝者及家属为本,服务非常到位。只不过,他爱赚钱、收费高,这在业界人尽皆知。这的确是他的问题。但是客户有选择他或不选择他的权利。然而在自由选择殡仪馆的法律实施二十年后,依然有很多人对此不理解。
总之,我很苦恼,同时我也很震惊,这通电话实在有点过分。
我们于是比了一下各项费用的价格,女士异常兴奋,我则不情不愿。最后得出结论,比起我们,这家同行殡仪馆在各个方面收费都“超级”贵。我很抱歉用了“超级”这样的字眼。这是我从这家殡仪馆一位员工说的话中借用过来的。他曾告诉我,他们公司里工资“超级高”。羊毛当然出在羊身上。
我想要对这位来电女士爆粗口。如果我在电器商场甲买了一台冰箱,那我断然不会再给电器商场乙打电话问他家卖得会不会便宜些。
接下来才是这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请您再次站在我的角度来想一想。目前的情况是:一位女士给我打电话跟我说她选择了我们的同行,她想知道如果当初选了我们会不会更好。此前,我们殡仪馆甚至连给她做预算的机会都没有,并且现在同行的价格确实比我们高很多。您明白这里的逻辑了?
因为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女士反而开始指责我了。
女士:“您怎么解释两家殡仪馆的价格差异?”
我:“女士,很抱歉,我无话可说。”
女士:“瞧瞧,遗体保存处理的费用,相差200欧,太多了!”
我:“是是是,但我不清楚,这有可能是节假日、晚上时段的缘故,您没有……”
女士:“不,是工作日白天。再者说了,因为是晚上或者周末时段就多要200欧,简直是打劫!”
我:“可是我刚刚没跟您说我们殡仪馆……”
女士:“还有,贵馆租用灵车的费用便宜100欧,为什么呢?”
我:“抱歉,我不清楚……”
女士:“一问三不知!您可真是厉害啊!真格的,殡仪馆果然就是黑社会!跟你们这种人我无话可说!”
她的斥责击穿了我的耳鼓。说完,她就挂了电话。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四年。四年来,我一直试图从中总结出一点道理。一点“不失教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