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岳飞长相大揭秘

画卷上的武将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兴四将图》,传为南宋绍熙年间画院待诏刘松年所绘,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由乾隆在画上作的榜题可知,这幅《中兴四将图》集中描绘了两宋交替之时四位军事名将的全身立像,从右到左分别是: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图中另有四位将军的亲兵。四位武将皆非戎装,而是身着长袍。

《中兴四将图》所绘线条劲健流畅,设色自然。其所刻画的四位南宋将领的比例恰当、身姿自然,或威武,或庄重,或深沉,或平静,各具特点。他们的侍者的年龄和相貌各异,但均姿态挺健,恭谨机敏。此图堪称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精品。

刘松年笔下的“中兴四将”,既有主战的岳飞、韩世忠,也有主和的张俊以及比较中立的刘光世,这其中就包含了当时的政治集团欲平衡两派之间关系的意图。在大敌当前、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朝廷需要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奋勇大将,但是在敌情有所缓解之时,那股“抑武”思潮下的讲和意图又重新泛起。就这样,当时的中兴名将之说包含了两派人物,刘松年笔下的《中兴四将图》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之中诞生的。

南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卷,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人物排位随政治褒贬而变

关于四将的排序,南宋最为流行的观点是“张韩刘岳”。这很可能是按照四人生前获得的最高爵位来排序的:张俊、韩世忠均官至太傅,刘光世官至太保,岳飞官至少保。南宋文人的诗词中也常提到“张韩刘岳”,南宋大儒朱熹《朱子语录》卷一百一十二记载:“南渡以来,如张韩刘岳诸武臣犹是如此。”但值得关注的是,若是按照自右向左的顺序,《中兴四将图》描绘四将的排序则为“刘韩张岳”。

对于《中兴四将图》的人员排序出现与史书记载的差异,可做如下理解:

其一,刘松年在创作这幅画时,南宋朝廷的舆论已经有了转折,对刘光世、韩世忠的评价超过了张俊,因此使得刘光世排在第一,而张俊排在第三。

其二,这幅画卷在清代之前遭到毁坏,原有的朱文人名榜题被擦去。之所以被擦去,想必是藏者不愿被人知道具体的刻画对象,这是陷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后来,乾隆根据理解以墨笔楷书重书榜题,呈现出自右向左排序的“刘韩张岳”。另外,乾隆还将画卷拖尾明代俞贞木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所题的楷书长跋《书宋中兴四将画像后》中的“金虏”涂改为“金人”。

其三,笔者有一大胆推测,即乾隆出于一定的考虑而将刘光世、岳飞二人的画像理解反了,从而出现了张冠李戴(或故意张冠李戴)。即画卷最右边的应该是岳飞,最左边的应该是刘光世。若这样,就可恰当地理解画卷中四将排序的逻辑合理性。

由于这幅画卷尺幅较小(纵26厘米,横90.6厘米),当它被完整地展开之后,观众很容易一览无余,并会发现一个特征,即左右两组人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对称关系,因此这幅画卷可以视为一件具有对称性的图像作品。所画八人的朝向,也呈现出对称式的安排,画面平衡感很强,有一种由两边向中间凝聚的收缩力。张俊、刘光世(乾隆题作岳飞)及其侍从这四人的朝向为自身的左边(即观众的右边),而韩世忠、岳飞(乾隆题作刘光世)及其侍从这四人的朝向为自身的右边(即观众的左边)。画面最左和最右的两位侍从也很具有对称关系,他们双手都抱拳,腰间都佩带宝剑与弓箭。需要注意的是,画中的对称并不是绝对的“镜像”式的对称,只是大体上的对称。既然是对称式的,就应该按照对称式的构图原理以及人物的位置关系来理解:占据中间主位的二人是张俊、韩世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南宋军中乃以右为大。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对于左、右均有区分,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军事等活动中以右为尊。譬如,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而张俊正居于韩世忠的右手(读者看的角度是左边)方位,如此在站位上就是张俊第一,韩世忠第二。刘光世(乾隆题作岳飞)站在张俊的旁边,而岳飞(乾隆题作刘光世)站在韩世忠的旁边。这样就是刘光世(乾隆题作岳飞)第三,岳飞(乾隆题作刘光世)第四。总体顺序正好是“张韩刘岳”。

在历史文献中,就领军作战、冲锋陷阵、廉洁奉公、精忠爱国的人格魅力而言,岳飞远超刘光世。如果笔者的这一推测正确,就可更为合理地解释为何在相貌气质上,图中的岳飞(乾隆题作刘光世)远比刘光世(乾隆题作岳飞)英明神武得多。

且看岳飞的庐山真面目

对岳飞画像的解读历来都是莫衷一是。

1747年,清朝内务府库中发现一批来自前明留下的画像,这些画像以历代帝后的标准像为主,还杂以名臣圣贤画像,均描绘精致,不似民间所为。乾隆下令将这批图像统一装裱,并奉藏在修整一新的南薰殿中。

这批南薰殿旧藏《历代名臣像》中就有《岳飞像》。明朝画家按照明朝王一级的礼仪为岳飞造的像,岳飞方脸短须,身穿明朝蟒袍,腰佩玉带,头裹儒巾,坐在交椅上持书而读,器宇轩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幅画像是以明代“王”的服饰来显示岳飞作为鄂王(岳飞死后62年的封号)的威仪,今天杭州岳庙中的岳飞彩塑坐像与此像较为接近,显然是受了此画的影响。

南薰殿旧藏《历代名臣像·岳飞像》

《中兴四将图》中的四将各具面貌,很有个性,非凭空想象所能画成,因此刘松年肯定选取了很多既有资料来作为参考。南宋时期,民间画师为岳飞绘制的画像已经流传甚广。而《中兴四将图》乾隆题作岳飞的却与《历代名臣像·岳飞像》形象相距甚远,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南薰殿旧藏《历代名臣像·岳飞像》与《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像比较左:乾隆题作刘光世;中:《历代名臣像·岳飞像》;右:乾隆题作岳飞

笔者对这三幅图像的头部进行了对比。为将形象直观化,特意将《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乾隆题作刘光世)的头像做了反向处理,使三幅图像的朝向一致。在这样的比较之下,《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乾隆题作刘光世)像与《历代名臣像·岳飞像》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相似:

其一,就脸庞总体特征而言,《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像(乾隆题作刘光世)、《历代名臣像·岳飞像》均是圆中带方,而《中兴四将图》中的刘光世(乾隆题作岳飞)像是圆胖形的,腮往外鼓;

其二,就眉毛而言,《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像(乾隆题作刘光世)、《历代名臣像·岳飞像》均是眉角上扬,而《中兴四将图》中的刘光世像(乾隆题作岳飞)是眉角下垂;

其三,就鼻子而言,《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像(乾隆题作刘光世)、《历代名臣像·岳飞像》均是圆厚形的,而《中兴四将图》中的刘光世像(乾隆题作岳飞)是小而上翘;

其四,就耳垂而言,《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像(乾隆题作刘光世)、《历代名臣像·岳飞像》均较为宽厚,而《中兴四将图》中的刘光世像(乾隆题作岳飞)较小。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历代名臣像·岳飞像》与《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像(乾隆题作刘光世)较为接近,而与《中兴四将图》中的刘光世像(乾隆题作岳飞)相差较大。 PNguaj36usw/wKuENZWDw3CdWqW37COOOrUJM+RMD+laq+17F4Ysqc/FUV3HPTH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