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了三篇以6世纪中叶,即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末期,发生在中国江南地区的侯景之乱以及侯景之乱所影响的动乱时代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三篇文章都发表在这两年的中公《历史和人物》杂志上,现集结成一书,除了勘正了两三处错误,还补充了应该补充的内容,删减了应该删减的地方。但是仍然有重复的地方,因为这三篇文章本来就不是围绕一个主题而纳入写作计划的连续性作品。
处于国家分裂时代的六朝,没有在其之前的汉朝以及接续其后的隋唐那样令人熟悉。除了开六朝之序幕的三国因《三国演义》而为众人所知,可能只有以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为代表的东晋时代的两三个人名会被记住吧。而且由于处于国家分裂时代,以至于这一时期的王朝交替频繁到令人厌烦的程度。
对抗魏蜀,自立于江南半壁之地的三国中的吴国,在公元280年与已经接受魏国禅让的西晋合并。在此后的317年,衣冠南渡后,东晋建立。即天下统一的和平岁月仅维持了匆匆三十余年,西晋统治者便放弃了已经沦为胡族内部争斗战场的华北,南渡江南。在东晋治理下的江南,贵族社会制度得到了比前代更进一步的发展。位于社会上层的贵族,有着因为被胡族从华北驱逐,不得不流寓江南的悲哀和屈辱。他们将这些悲哀和屈辱藏在心底,代之以全力建设和保卫国家,进而找寻出以收复陷入五胡十六国乱离时代的华北为目的的生存意义。公元383年,胡族政权之一的前秦统治者苻坚率领大军想入侵江南,但他的这一行动被阻拦在淝水岸边,之后东晋勇敢地进行了多次北伐。特别是在东晋末年登场的刘裕,他先后灭了南燕、后秦,似乎能实现收复华北的大业。然而这种情况没有持续下去,因为华北最终被鲜卑拓跋部的北魏统一。而在江南,刘裕篡晋而立宋。南北朝对峙的时代由此开始。刘裕不是贵族出身,虽然他北伐的时间并不长,但仍被视作征服北方的英雄,因此他赢得了贵族社会的支持。
此后,宋为齐、梁、陈所依次替代,而北魏则分裂成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北周所替代。南北朝对峙在初期阶段保持了相安无事的状态,但最终在北朝、南朝针锋相对中,北朝有了比南朝更显著的政治、军事优势。以此为背景,本书第一章主要内容为侯景之乱。而第二章主要内容为徐陵,第三章主要内容为后梁王朝。涉及这一时代中活跃着的人物,以及一个苟延残喘的傀儡王朝。而北朝对南朝的攻势,以继承北朝的隋灭掉陈宣告结束,因此为了首尾完备,有必要说一说陈的灭亡。虽说如此,现在也只能暂时以这三篇文章作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给予原来独立写作的三篇文章以这样的形态集结成册的机会的,正是中公的粕谷一希先生和江阪满先生。特记之以表谢意。
1974年1月
吉川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