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创业项目多是九死一生,可能最终成功时的样子跟创业者最初的设计相比早已面目全非,所以很多创业者认为商业环境瞬息万变,提前设计商业模式、制定战略规划、进行股权规划等都是浪费时间。
事实真的如此吗?“商场如战场”,军队平日里除了训练基本功,还常做军事演习,并且每次演习前,军事将领要在情报信息支持下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其实军事演习和作战计划的最大意义绝不是在战斗开始后完全按照原计划执行,而是通过制订计划,针对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方可能的反应、我方的应对策略等进行推演和模拟。这样做,一是明确自身目标以及底线;二是通过此过程深刻理解作战的基本原则,即兵法;三是提前以无损耗的方式获得协同作战的经验,便于作战时快速反应。
如果把创业比作一场战斗, 创业者的军事演习就是对 未来商业模式的推演。做好商业模式的推演,首先可以帮 助股权合伙人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未来路径和前景,从而更 有信心参与其中;其次,明确自己对资源的具体需求,才 能做到既防止因资源过少影响业务,又避免资源闲置却出 让了过多股权;最后,这也是创业者实战前的自我检验, 可以提高创业成功的胜算。 试想,在军事演习时制订的作战计划都漏洞百出,真打仗的时候谁又敢把千军万马交给你去指挥呢?
创业者与股权合伙人实际沟通谈判时,往往并不是以一口价的方式确定合作,而是在实现公司大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灵活调整各方责权利的众多条款,例如:
1.股权合伙人只出资和“出资+出人”的股权比例是不一样的;
2.股东提供资源的数量、质量、速度等因素的不同也会影响换得股权比例的多少;
3.是否要求董事席位也可能会影响估值水平的高低或者接受投资额度的多少;
4.公司估值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是否设计对赌条款,以及违约条件的设计;
5.创始人个人出资的多少会影响投资人投资的信心以及估值水平;
…………
这些因素并非能和实际情况一一对应,所以创业者在复杂的逻辑关系中,既要多争取核心利益,也要学会在次要诉求上适当让步,最终找到实现共赢的利益平衡点。创业者如果不预先反复推演,做到深刻理解各个要项及其相互影响关系,在谈判时又怎能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对、掌握博弈的主动权呢?
为了描绘好这幅蓝图, 创业者需要升级自己的思维, 才能建立像相机变焦镜头一样多层次的思维格局——首先 看到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然后做好三年的业务规划,最 后明确最近一年做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这样做出来的股 权规划才谈得上是“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