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如果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描述股权合伙,那就是交易。
财务投资人支付资金换股权,技术专家投入专利或者时间精力换股权;创业者则是用股权换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换免费使用的销售渠道,换“大咖”的站台背书。
但是,股权合伙又与常规意义上的交易有所不同。常规情况下,我们去饭店消费完就和饭店没有关系了;花巨资买了一套房子,只要房子没有质量问题,我们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之间就不再有什么来往。如果投资了朋友的一家公司,投资时不仅要商量好比例、价格、出资方式等事项,还要约定今后如何参与公司管理、如何退出,以及退出价格等。一旦拥有了股权,平时就会关心公司经营情况如何;遇到国家政策调整,也会看看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到年底会在意公司有没有分红;对公司重大事项也会仔细想想自己应该给出什么样的意见。
股权合伙是一种特殊的交易,不仅考虑今天,还要考虑明天;不仅考虑如何通过博弈提升自己的权益,还要考虑如何密切合作提升公司的价值;不仅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他人;不仅考虑收益,还要考虑成本;不仅考虑方案本身,还要考虑公司的特点……
图3-1 股权合伙是一种特殊的交易
采用片面的点状思维无法全面认识股权合伙,只有采 用结构化思维,在恰当的时空场景下才能呈现出股权合伙 立体、多维的本色。
要从时间角度分析如何在启动阶段选择恰当的时机, 如何延续共赢的结果;从空间角度换位思考,了解彼此的 定位、诉求和付出的代价。为了了解股权合伙的多维本色, 一是“读懂人”,脱离了对人性深刻理解的股权合伙只能是 建立松散的“团伙”而非紧密合作的“团队”;二是“看清 事”,股权合伙必须融入公司的业务和管理体系,否则就像 挂了空挡的汽车,踩再大的油门汽车也走不动;三是“算 明账”,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财税的规范和成本,否则 股权合伙可能会得不偿失,成为一笔亏本买卖;四是“定 好约”,股权合伙最终的成果必须符合法律要求且形成正式 文本,否则法律保护就没有依据。只有用以上结构化思维 处理好股权合伙关系,才有可能让所有人从股权合伙中得 到物质与精神的丰硕回报。
图3-2 股权合伙结构化思维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