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吧,必须做!除了我,还有谁能肩负起这项大业?”

光圀坚定了决心。当然,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经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深思熟虑。

《大日本史》的书名是后来才确定的,而当时他所抱有的构想和信念是:

“以正史为镜,将正道编入史册,明确天皇一系的正统性,让国土的统一深入人心。以此,将日本的真实面貌昭示千古,让后世亿万臣民在文化变迁中,始终不迷失国家根本。我要为国史打造一座源泉,甚至可以说是神泉,完成这项宏大的修史事业。”

年仅十八岁的光圀,怀着这样的理想,立下了宏愿。

藩中的儒者卜幽人见又左和辻了得曾有一次被他叫去商议。

“你们觉得如何?若能将你们的学识投入这项大业,即便死去,也无憾了吧?能否助我一臂之力,共同完成?”

光圀突然提出这样的请求,让两人震惊不已。

他们试探性地问道:“历史确实有趣,若有机会,您不妨动笔写些什么。不知您最喜欢国史中的哪个时代?”

光圀回答:“不,我并非学者或史家,不会亲自执笔。我只需要像你们这样博学多识的人,协助我完成这项大业,成为它的支柱。”

“那您是否有宏大的计划?”

“当然。我国的史书,中古以前有《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古以后只有北畠亲房所撰《神皇正统记》。其他史书则多有谬误,作者曲笔也不少。我要纠正这些,编修一部真正的国史!若我这一代无法完成,就让它成为水户藩世代传承的事业。”

卜幽和了得哑口无言,只能默默听着。

“你们觉得我的想法如何?”

两人如实回答:“您的理想固然崇高,但恐怕难以实现。”

光圀追问原因,人见又左提出了三点困难:

“第一,参考书籍匮乏。第二,学者虽多,但史笔人才稀缺。第三,该计划需要巨额费用。”

光圀立刻反驳道:“史学人才并非没有,只是缺乏施展的机会。若我开创这项大业,史才学徒必将涌现。至于古书典籍,日本本身就是一座无尽的藏书库。若有私藏者,我会亲自去借。至于费用,难道水户三十余万石的财力还不够吗?” R2IsZbPn+J4/9NbF+elRI9XcGkag/KQpbGPX4Kp+gqXe4tXTPRXcyL/PJRwv25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