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全君嘱为其著作《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作序,得以先睹原稿,收益甚丰。余从事军事通信教学、科研、管理逾半世纪,所见军事战术通信专著,此书上佳。
自马可尼、波波夫发明无线电机后,无线电技术迅即用于军事通信。一战期间,中波、长波电台相继服务军队,遂成陆、海、空军作战指挥之重要手段,跃登战争舞台。二战时,短波、超短波电台、无线接力机等装备大量用于战场。20世纪60年代始,美利坚、法兰西、英吉利等国军队相继研制野战地域通信网(MSE、RITA、Ptarmigan),多手段综合运用,战术通信网络之理念乃形成。之后,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渐成现代高科技战争之神经中枢,战术通信之基础性作用乃日益彰显。近几十年,新军事变革浪潮高涨,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分布式网络化作战等新军事理论与作战方式始现,美军1999年首倡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实施计划,战术通信亦迈向天空地一体化架构。
军事需求乃战术通信发展之动力。而近年虽世界大战未有,地区冲突频仍,战和交替,军民通信技术亦相渗透而迅速发展。例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于20世纪70年代资助之ARPANET、ALOHANET项目即成就了今日之Internet、Ad Hoc网,其于当代通信产业之巨大影响世人皆见;1994年,DARPA启动著名之SpeakEasy项目,而引发全球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热潮,并奠定美军联合战术无线电通信系统(JTRS)坚实技术基础;2003年,美军开展XG计划,再次引领认知无线电(Cognition Radio,CR)发展方向。
此书作者于全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赴法深造,获博士学位,归国后长期从事战术通信系统之总体设计及技术研究,曾主持研制我国首部软件无线电台、首个战术互联网,具渊博之理论知识及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本书结合现代战争之需求特色及无线电通信之最新进展,集中反映当前战术通信领域众所关心之理论及技术。在传输技术部分,深入讨论了无线高速传输及抗干扰技术;在组网技术部分,重点介绍了无线自组织网及Mesh网技术;在系统实现部分,详细阐述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并介绍了备受关注之认知无线电技术。
区别于一般之无线电通信著作,此书发于战术通信系统之顶层设计,突出工程实践,面向未来发展,具学术性、前瞻性、实用性相结合之鲜明特色,确系一部值得向从事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开发之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师、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推荐的好的参考书。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