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Web Browser)是一种用于展示万维网信息资源的应用程序,它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可以用来显示网页、图片、影音及其他内容等,以便用户与网页进行交互。下面将详细讲解PC端浏览器和移动端浏览器的相关内容。
目前,市面上的浏览器种类繁多,如果按照设备类型来划分,主要包括PC端浏览器和移动端浏览器;如果按照浏览器的内核来划分,主要包括Blink、WebKit和Trident等。
PC端的浏览器主要包括Google(谷歌)公司的Chrome浏览器、Mozilla公司的Firefox浏览器、苹果公司的Safari浏览器、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和Edge浏览器等。不同的浏览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开发者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进行选择。本书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所以接下来主要针对Chrome浏览器进行讲解。
Chrome浏览器的内核基于开源引擎Blink(Blink由WebKit衍生而来),其目的是提升浏览器的稳定性,并创建出简单高效的用户界面。
与其他主流浏览器相比,Chrome浏览器的主要优势如下。
(1)市场占有率高,兼容性好。
(2)界面简洁、简单易用。
(3)基于强大的JavaScript V8引擎,速度很快。
(4)可通过扩展插件增强功能,便于开发人员使用。
(5)内置防止“网络钓鱼”及恶意软件功能,更加安全。
(6)跨平台,支持PC端的Windows、Linux和Mac系统,以及移动端的Android和iOS系统。
小提示:
微软公司推出的早期版本的IE浏览器并没有完全遵循W3C规范,导致不同版本的IE浏览器往往会出现不同的Bug。IE6、IE7是IE浏览器兼容性问题的重灾区,IE 8和IE 9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对HTML5、CSS3等新技术的支持不全面。因此,推荐读者使用最新版本的Chrome浏览器进行开发。
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端应用主要针对手机端设备开发,主要包括Android、iOS等手机设备。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屏幕尺寸不断增多,手机分辨率和大小也不尽相同,碎片化严重。常见的移动端设备如图1-1所示。
图1-1 常见的移动端设备
图1-1中,Android设备有多种分辨率,如1440×3040px、1440×3200px,以及将来可能会普及的4K分辨率。
近年来,iPhone(iOS系统)的屏幕碎片化也加剧了,其设备的分辨率主要包括750×1334px、1080×1920px、1242×2688px等。
下面列举常见的移动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常见的移动端设备的屏幕尺寸
表1-1中,不同的移动设备有不同的屏幕尺寸、分辨率和设备像素比(device Pixel Ratio,DPR),如iPhone XR手机的屏幕尺寸为6.1英寸(1英寸=2.54厘米),分辨率为1792×828px,设备像素比为2.0。关于设备像素比的内容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讲解,这里仅了解即可。
随着Android、iOS系统手机的不断推出,手机中都会用到移动Web浏览器。例如,Android系统内置的Android Browser、iOS系统内置的Mobile Safari,以及一些国产的浏览器如UC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等。
这些移动Web浏览器不同于过去的WAP浏览器,它们可以识别和解析HTML、CSS、JavaScript代码。而且大多数移动Web浏览器是基于WebKit内核的,可很好地支持HTML5。
对于Web前端开发人员来说,移动Web开发与PC端Web开发所使用的技术是类似的,都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基本语言,但移动端的Web项目的呈现依赖于移动端浏览器。因此,在移动Web开发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移动端设备受屏幕尺寸限制,操作的局限性比较大,所以要注意页面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要提炼出网站最核心的功能,并简洁清晰地呈现出来。
(2)要注意移动端的操作方式的改变。移动端页面的所有交互活动由鼠标控制变为手指触屏控制,操作方式更加丰富,如摇一摇、双指放大、滑动、双击、单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