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初始之城
京都、盐湖城、米尔顿凯恩斯、开罗和罗马

30多岁时,我读了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长诗《帕特森》( Paterson )。在前言中,威廉斯写道:“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开始、寻求、成就、终结他的一生,这也是一座城市所展现出的林林总总的生活方式 ——如果想象力足够丰富,可以想象自己是任何一座城市——那里所有的细节都可以传达出他内心最深处的信念。”

这并不是说我有意把自己当成一座城市。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座城市这种说法是可信的,那么每座城市也可能像一个人。因此,我喜欢拿皮茨菲尔德作为想象的对象——这里的路灯像神经一样串联在一起,它的思想在8月下午街道上那层反光的空气中飘浮,它的记忆在1月里从湖面沿着从灰到黑的冰层缓缓向深处坠落——那么,它可能是谁呢?

如果说一座城市像一个人,那么我就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把一些城市称为母亲了:麦加被称为“诸城之母”,亚松森被称为南美洲的“城市之母”,开普敦是南非的“母亲之城”。吉卜林(Kipling)曾在诗歌《致孟买城》(“To the City of Bombay”)中这样回忆他出生的城市,“我的城市之母,/因为我出生在它的门口”;他在诗中还描述了个人对家乡的依恋,认为它就像“孩子依恋母亲的衣袍”。

这确实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用拟人化的词语来谈论一座城市:城市的精神和灵魂(这一概念至少与柏拉图一样古老),城市的心脏、动脉、肺及骨骼,城市的姐妹,甚至城市的配偶。吉达被称为“红海新娘”。威尼斯有深爱着它也被它深爱的水域,直到现在,威尼斯的总督或市长每年都会按照惯例向海水中投下一枚戒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深爱一座城市。当我们闭上眼睛时,也许会想象城市那张仰起的脸,或者试着想象它刚出生时天空的样子。 L2yK4nvLa/dGavHF0tOUES9mM3Rg5qy0S+G5lOHqziRHMbsEzqkvgAWsCIXLRt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