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
的英文是
Oedipus Rex
, Oedipus是人名,但实际上是一个绰号,古希腊文是“肿的脚后跟”的意思。这跟俄狄浦斯出生后的一段特殊经历有关。Rex就是“王”。“王”所在的国度,作者索福克勒斯把它设定为“忒拜”,“忒拜”是一种古老的翻译,现在通译为“底比斯”。
俄狄浦斯是忒拜城的王,所以他叫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当中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是Laius(拉伊俄斯)的儿子, Jocasta(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与丈夫。同时,他又是科任托斯城国王波吕玻斯的养子。
戏一开场,可以看到歌队,这是古希腊悲剧的常规设置。歌队的角色有点像群众演员,也就是陪衬,主要作用相当于今天的旁白。现在有的影视作品有“画外音”,古希腊人是通过歌队来起画外音的作用。歌队的歌唱还能烘托气氛。歌队在古希腊悲剧中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负责介绍背景、穿插过渡。
然后是Tiresias(忒瑞西阿斯)——盲先知。先知这种角色跟祭司一样,他们都是古希腊社会的重要成员。古希腊人相信先知,先知是预言家。上古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先知这种人物。先知往往有一定的身体残疾,最常见的是盲人。这个现象本身就耐人寻味:盲人是看不见东西的,可是明眼人却要盲人给他们指点迷津。《俄狄浦斯王》里面有一个意象,就是“盲”。俄狄浦斯最后把自己的眼睛刺瞎,而一开始是一个盲先知出场,这个盲先知在俄狄浦斯王的逼迫下说出了神谕,即俄狄浦斯王就是那个杀死老国王的凶手、使忒拜城遭受瘟疫的祸根。可是俄狄浦斯王不相信盲先知说的一切,反倒认为盲先知是跟克瑞昂串通一气试图陷害他。真相大白之后,他把自己的眼睛刺瞎了。这里值得探究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明?谁才是真正的明眼人?生理上的明与盲和心灵上的明与盲似乎并不相应,甚至正好相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索福克勒斯似乎是在提醒人们,很多人生理上不盲,但心灵却是盲的。所以人要追求心灵上的明,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生理上的明。
一开始,俄狄浦斯王因为先知说他是罪魁祸首而恼怒,他咒骂先知,甚至嘲笑先知身体上的残疾,但最后反转,他感到自己生理上的明已经没有意义,所以把自己刺瞎。为什么俄狄浦斯要刺瞎自己?为什么他没有自杀?而伊俄卡斯忒,也就是他的母亲和他后来的妻子,却选择了自杀。为什么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的安排是让他刺瞎双眼而不是去死?是俄狄浦斯王认罪自戕还是神对他从轻发落?如果是俄狄浦斯主动的,那他不失为一条好汉。如果是神的安排,这种安排究竟是不无怜悯,还是惨无人道?这些问题,值得思索。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完美的悲剧”,它的确非常经典,它的结构很精巧。索福克勒斯用了一种在当时很少使用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到现在都不过时——悬疑。索福克勒斯使用一种悬疑的手法把整个故事从开始一直推到高潮。悬的什么疑?就是这个国家发生了瘟疫,而瘟疫按当时人的理解,一定是国家存在不洁之源,也就是祸害,所以要把祸害找出来。这是典型的悬疑设计,一开始就发生了一场杀人案,然后开始寻找凶手,接下来的每一步都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