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第2版
1933年9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黎川,针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拉开战幕。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继续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导致红军作战节节失利。经过一年之久的英勇抵抗和浴血奋战,广大红军指战员付出了惨重代价,仍未能挫败敌人的进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从此开始了著名的长征之路。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英勇的各路红军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飞渡波涛汹涌的江河,脚步遍布14个省份,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行军总里程达65 000余里,先后创造了四渡赤水河、巧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过沼泽地、抵达吴起镇、告捷直罗镇等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
万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军队进行英勇斗争的伟大壮举,它不仅绘就了翻越崇山峻岭、蹚过草地沼泽等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还孕育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