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出身和选择

1946年秋天,苏北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47年中期又进行土改复查。按照中央关于土改的政策,我家被划为地主,土地被没收,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同样根据政策,按土改时当地人均分得土地的标准,我家得到20多亩地。母亲是我们家的主要劳动力,耕种这么多土地,显然非常吃力。好在我尚未出嫁的姐姐能够帮助家里干一些农活,还有我的舅舅和堂舅,在农忙季节都会抽空到我家来帮忙,乡邻们也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就这样年复一年,生活还是维持下来了。我是家庭中的唯一男性,全家人对我的未来都寄予厚望。不论家境如何困难,母亲和舅舅们都很坚定地倾力支持我上学读书,同时也尽可能地支持三姐和两个妹妹读书。1951年我参军以后,三姐和四妹读到初中毕业,当了小学教师,五妹读到高中毕业,后来也参加了工作。我虽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但从小就接受解放区的教育,家庭出身对我读书、入团、参军、上大学、入党以及后来的工作和发展进步并未带来多大的影响。家庭出身不是个人能够选择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表现。我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踏上了革命的征途。解放区的学校教育,舅舅和母亲的支持与影响,军旅生涯的严格锻炼和生死考验,特别是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以及各种实践锻炼,是我成长进步过程中一些非常重要的积极因素和动力。在中学阶段,我是一个好学上进的青年,初步地确立了爱国为民的人生价值取向,将个人的发展进步纳入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轨道。后来的征程不算平坦,一路走来,说不上有什么重要的贡献和建树,但还是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和责任,没有辜负父母的养育、家人的期待,尤其是党和人民的培养与重托。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有力的见证。 afScvAJtk2tQcCUaHpSpGUjVaH5uCs65y7GD5IZyXqGN/BoZ1q2F8Gydip91aA2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