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四

周欣悦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当我还是一个刚入行的年轻心理学家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一篇理查德·尼斯贝特教授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论文。正是这篇论文,将我吸引到了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学科。

读了尼斯贝特教授的书就像是给我们大脑的一次全身体检,而且是一次充满欢乐的体检。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引以为傲的决策能力,其实常常被各种奇怪的因素影响。比如,当你在商场里犹豫要不要买那条看起来很贵的牛仔裤时,旁边音响里正好放起了法语音乐,突然间,这条裤子就变得“高级”了。没错,这就是我们的大脑,总是被一些不相关的因素轻易左右。近期爆红的“国货之光”现象。为什么某些国产品牌突然成了年轻人的新宠?也许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质量,更多的是一种集体认知的转变。

我个人尤其喜欢的是理查德和彭凯平老师在文化心理学上的研究。举个例子,当看到一幅鱼缸的图片时,西方人更容易注意到那条大鱼,而东方人则更容易注意到那个鱼缸。这让我想起了我父母,他们不管到哪里旅游,都会在景区的大门那边跟写着景区名字的牌子拍照。对东方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我是谁”,重要的是“我在哪里”。背景比人要更加重要,所以有一些犯错的孩子会告诉别人“我爸爸是×××”,试图以此减轻给自己的惩罚。

这本书跟理查德的上一本畅销书《思维版图》一样,会让你看到很多曾经被你忽视的真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比如说里面提到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人们估计一个小镇的人口。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告诉被试“这个小镇有一家麦当劳”时,人们的估计值会显著增加。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曾经因为看到一家星巴克就觉得这个地区非常繁华,决定租下附近的公寓,不由地哑然失笑。

在本书中,你会发现自己时而点头称是,时而哑然失笑。当你读到人们如何被小概率事件吓得不敢坐飞机,却毫不犹豫地超速驾驶时,你可能会想起自己曾经的类似经历。当你了解到我们如何被自己的文化背景所影响,甚至在看到相同的图片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时,你可能会重新思考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作为一个被尼斯贝特教授“洗脑”多年的心理学家,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再次刷新了我对人类思维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复杂的老式电脑,有时运行飞快,有时却无比卡顿,但正是这种不完美,造就了我们独特的人性。因为正如尼斯贝特教授所说:“认识到自己有多蠢,才是真正聪明的开始。”在这个“后真相”时代,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日益复杂的世界,我们更需要理解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此时此刻,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超越人类。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在我们过去引以为豪的写诗和作画这样的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领域战胜绝大部分的人类。我最近阅读到的研究表明,跟人工智能聊天,甚至比跟人类聊天还要让人感觉自己被“理解”和被“共情”。那么,还有什么是我们独特的呢?我们要如何跟人工智能合作互补呢?读完这本书,你可能意识到,也许有一天,AI能在棋盘上打败所有人类,但它永远不会因为赢棋而感到快乐,也不会因为输棋而沮丧。这种情感体验,才是真正让我们成为人的东西。

所以,亲爱的读者,当你在阅读这本书时请记住:尽管我们的思维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性和可靠,但正是这些“不完美”造就了我们独特的人性。我们的情感体验、道德判断和自我意识,这些都是AI难以企及的珍贵特质。甚至我们的冲动性,在你看来冲动并不是好事,但这却是我们大脑快速决策节省能量的好办法。当前训练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可能需要消耗数百万瓦时的电力,相当于数百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而人类大脑每天只需要约20瓦的功率,相当于一个节能灯泡的能耗。如果我们的大脑像电脑一样耗能,我们可能需要背着一个小型核电站才能正常工作。在这个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了解并珍惜这些人类特质变得尤为重要。让我们一起探索人类思维的奥秘,在认识自己局限性的同时,也更加珍惜那些使我们成为人的宝贵品质。 ngm5eVOHA+6a2k68KuJZmRvIgq03NlwU48JT9moNTPTYuyLRddaXdC9GuVEzpM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