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工具,在不同的人手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相同的题目,使用方式不同,也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这里谈一下如何对待和使用模拟题。
在模拟题的使用上,多数考生存在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一:不看书,先做题。 做题是为了巩固提升,是为了把知识积累升级为解题能力,是从知识的输入走向输出。不学习理论,没有知识输入,做题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呢?
误区二:愿模拟,斥真题。 自大如王老师,也不会认为自己编写的模拟题的质量高于真题。所谓模拟题,就是模拟真题,模拟得越好就说明质量越好,但是再怎么模拟,也是比不上真题的。所以,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优先使用近年真题。
误区三:只刷题,不思考。 所谓“刷题”,就是单纯做题,做一批题目对一批答案,然后改过来以后继续刷。很多考生在复习政治的时候不做题而“刷题”,这种复习方法是无效的。做题是为了提升做题能力,是为了发现知识漏洞,而不是为了对对答案测试自己当日的幸运指数。做题不反思,错了也不找原因,刷多少道题、刷多少遍题都没用。
误区四:喜答对,畏做错。 实际上,做题就是为了找错。唯有做错,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如果考生一天做了30道题,错了28道,也不要气馁,找到错误原因,将之改正,这样就会获得很大提高。如果考生一天做了100道题,顺顺利利都做对了,那么这时间就浪费掉了。所以,在考试前任何一次做题,都不要怕做错。
很多考生对做题正确率不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题目做错后一遍遍看书;有的认为是答题方法不对,于是到处问有没有好的答题方法。实际上,成功没有捷径,答题的正确率依靠的是扎实的知识积累和恰当的答题方法。
要获得扎实的知识积累,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理解,二是记忆。彻底理解了,才能明确考点,明白知识该怎么使用;只有记忆准确,才能明是非,会判定,有得写。并且,理解和记忆是相辅相成的,理解彻底更容易记忆内容,累积的记忆更可以深化理解。
答题方法层面,选择题的做法无非就四种:正选法,通过阅读题干明确内容,进而在选项中找;逆选法,通过题干和选项的紧密结合,找到最优解;排除法,在做题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但是可以判断出哪些选项是错误的,进而可以通过排除得到答案;蒙猜法,就是对于一道考题完全不知其正确选项是什么,凭借直觉去蒙。
很多考生反映,单选题还可以,多选题总是做不对,甚至还问我有没有针对多选题的答题方法。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实际上,做单选题和做多选题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选项中找出正确的答案。那么,为什么一样的题目,正确率迥然不同呢?说句扎心的话,那是因为考生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而单选题比多选题蒙对的概率大,仅此而已。换言之,这时候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真正欠缺的在知识层面而非方法技巧层面。
以上是考生在做题中常见的误区以及对待模拟题的正确态度。那么,具体到本书,应该如何使用呢?
在经过一轮复习后,可以开始做题。先做基础篇,做题时注意标记自己不确定的题目,对照答案后标记自己做错的题目,这两类题目同等对待,因为蒙对和做错在本质上都是不会。把错题重新看一下,看是不是读题、审题的问题,如果不是,再看是不是知识掌握的问题,如果是知识掌握的问题,立刻翻开书找到关于该考点的表述,复习该考点和相关考点。当然也可以复习完一部分就做一部分题,方法同上。这样做完基础篇后,重新再做一遍标记的题目,如还有做错的,继续看书。接下来可以做提高篇的题目,要求和方法与做基础篇题目一致。最后再统一回顾一遍标记的题目,这样,一本书算是基本消化了。如果还有搞不懂的题目,可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咨询。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切伟大的目标都是一步一步实践出来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希望各位考生能在本书的帮助下,实现从学知识到做题、从认识到实践、从输入到输出、从内容复习到对接考试的重大飞跃。
祝考生们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本书录制了逐题讲解的视频,考生在做题后也可以通过观看讲解视频进一步弄懂题目。依据封面说明,可获得本书增值讲解视频。关注下方新媒体账号,可以与王老师互动交流,获得在线答疑。
微信公众号:王一珉
微博:王一珉
B站:王一珉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