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的“飞跃”
考点 1 从空想到科学 看看就行 ★★
1. 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 “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1)贡献。
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
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2)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 却未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老王提示
马克思在两个独创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自身回答不了的几个问题。
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回答了这些问题,空想社会主义也就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 2 从理论到实践 还挺重要 ★★★★
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巴黎公社革命(第一国际的精神的产儿)。
2.“一国胜利论”
根据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得出“一国胜利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3.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老王提示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巴黎公社。
公社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用以 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
(1)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
(2)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
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写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
2024年是列宁逝世100周年。
考点 3 从一国到多国 还挺重要 ★★★★
1.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列宁领导的苏俄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个时期)。
(1)巩固政权时期。
(2)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余粮收集制、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是特殊且强制的临时性政策。
(3) 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开始)。
主要特征是发展商品经济。
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
2.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论述
(1) 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 苏联模式的形成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4.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二)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考点 1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性的原因 看看就行 ★★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考点 2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看看就行 ★★
第一,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决定性因素)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现实原因)。
考点 3 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路 看看就行 ★★
第一,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考点 4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不看 ★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考点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可以不看 ★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第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考点 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可以不看 ★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大差别”消失)
第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考点 3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不看 ★
(1)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从时间上看,是最终理想和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从层次上看,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从范围上看,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