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趋势

(一)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考点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可以不看

1. 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2.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暴力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 基础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即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考点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还挺重要 ★★★★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越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可能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

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5)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 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

(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考点 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看看就行 ★★

资本主义国家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其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1)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2)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老王提示

资本主义国家最终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考点 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看看就行 ★★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第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考点 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看看就行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考点 1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特征 有个印象 ★★★

1.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2.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1)生产集中是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

结果: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资本集中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

结果: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3. 垄断产生的原因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4.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5.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6.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 2 垄断的形成 看看就行 ★★

1. 垄断

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垄断的本质是 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 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短期价格协定。

3. 垄断与竞争

(1) 垄断导致竞争加剧 的原因。

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③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不会消除竞争,反而会使竞争更激烈。

考点 3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看看就行 ★★

(1)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3)垄断利润的实现: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

①垄断价格的两种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②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但改变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有个印象 ★★★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国家政权 私人垄断资本融合 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五种主要形式

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③国家参与经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④宏观调节(财政、货币等经济手段);

⑤微观规制(法律手段: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的 积极作用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 2 金融资本与金融垄断资本 有个印象 ★★★

1.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金融联系、资本参与、人事参与。

(3)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4)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

在经济上:“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在政治上: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

在政府施策上:建立政策咨询机构。

在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上: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

2.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1)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2)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表现:

①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②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③制造业就业人数逐渐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④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3)金融垄断资本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考点 3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可以不看

1.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

(1)借贷资本输出(借钱);

(2)生产资本输出(办厂);

(3)商品资本输出(卖东西)。

2.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的经济社会后果

(1)对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2)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有利有弊。

3.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考点 4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看看就行 ★★

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 水平分工 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2)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③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 1 新变化的表现 有个印象 ★★★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私人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所有权和控制权合一)。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归股东所有,职业经理人拥有企业控制权)。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居主导地位(所有权、控制权合一)。

2.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1)职工参与决策。

(2)终身雇佣。

(3)职工持股。

(4)社会福利普及化、全民化。

3.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1)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 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 的道路。

随着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弱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资本主义经济一步步陷入衰退和停滞,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

(1)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

(2)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3)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4)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5)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6)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5. 政治制度的变化

(1)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2)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3)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考点 2 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看看就行 ★★

1. 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2. 实质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仍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2)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没有改变。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虽然重视对经济的协调,但仍然难以防止和克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考点 3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 必须得记 ★★★★★

1. 科技创新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

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形成了以去工业化、经济虚拟化、金融化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模式,一般制造业占比逐渐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所占比重日趋上升。

二是生产组织和劳动形式的变化。

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以数据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在线化和智能化为主的数字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三是新经济形态的出现。

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 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等,已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2.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影响日益显现

国际金融资本的垄断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最突出、最鲜明、最主要的特征。

一是金融垄断寡头化。

二是金融垄断国际化。

三是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

3. 社会阶级层级结构呈现复杂性、多样化

(1)资产阶级内部层级结构日趋复杂。

最高层 是极少数国际金融垄断寡头阶层;

第二层 是与前者联合,以能源、军工、高科技利益集团为主体的国际金融—产业垄断寡头阶层;

第三层 是占据各产业垄断地位的产业垄断资本家阶层;

第四层 是由经理资本家、食利者阶层、中小企业资本家等构成的一般资产阶级阶层。

(2) 工人阶级内部层级结构 也逐渐分化。

从事信息、金融等中介服务业的“知识工人”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超过“非知识工人”,工人阶级内部因技能、收入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分化。

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文化传播等超级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老王提示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

考点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有个印象 ★★★

1. 经济发展“失调”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2)福利风险增加;

(3)债务负担沉重。

2. 政治体制失灵

(1)西式选举难以“选贤”;

(2)政党利益可以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3)“民主陷阱”阻碍国家治理,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3.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1)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2)社会流动性退化;

(3)社会矛盾激化。

(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考点 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看看就行 ★★

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这些局限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考点 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看看就行 ★★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考点 3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可以不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

(2)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3zH09mVyXlolfsYYGVCYn/a4b5KONoqZbTVBGwMXnWst686GhBThekjzMP/fzhF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