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
“讹诈”常指威胁恫吓,既可以用于人和人之间,也可以用于国家之间或集团之间,并多用于政治方面,同时这种行为又是公开的。它的另一个意思是强行向人索取财物,这时“讹诈”侧重于寻找某种理由为借口来进行敲诈勒索。
“敲诈”指依仗势力索取钱物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主要指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包括掌握他人隐私或抓住对方把柄要挟对方交出钱财、依仗地位等恐吓对方以所要财物等。“敲诈”只与勒索钱财有关,与单纯的军事、政治上的恐吓威胁无关。
一般情况下,“讹诈”多用于国家之间或团体之间,有时也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但是不用于个人与个人。“敲诈”用得宽泛一些,常常是为着某种经济利益。
辨析:
“遏止”和“遏制”都有阻止的意思,即对某一现象或事物施以措施或手段,使之不再继续下去。二者的不同在于施加措施后事情或现象所处的状态或结果。
“止”指停止、阻止,使不再重复出现或使完全消失。“遏止”指立即用猛力组织事物的产生、发展,使其完全受阻而不复存在,常跟“潮流、趋势、力量”等配合,多用语对别人。
“遏制”的“制”在这里的含义是用强力约束,即控制住、限制住。用于跟“情绪”大派时多用于自己对自己或对行为者一方。因此“遏制”的含义通常是通过对宾语或对象的作用,使该现象或事物处于受控制而不发展的状态。
辨析:
“二”和“两”的用法是有区别的。
一般情况下,“两”用于表示数目的多少;“二”可以表示数目多少,也表示次序的先后。所以,读数目时只用“二”不用“两”,一般量词前面用“两”而不用“二”。
用于度量衡时,则有两种情况,在新兴度量衡单位前,大多用“两”,而在传统度量衡前,则二者均可,但是用“二”居多。不过,在传统的表示重量的单位“两”前,只能用“二”。
辨析:
“儿孙”和“子孙”,都是名词,都泛指后代。
“儿孙”泛指某个人或某个家族的后代。“子孙”除了泛指某个人或某个家族的后代外,还可指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后代,如“子孙万代”、“炎黄子孙”中的“子孙”,就不能换作“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