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D

沓·叠

辨析:

“沓”是个多音字,读ta时指多而重复,如纷至沓来;读da时用作量词,用于指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后面通常缀以“子”或“儿”,如一沓儿钞票。

“叠”虽然也有量词用法,但现在已很少用。

打量·端详

辨析:

“大量”和“端详”,都是动词,都有“察看”的意思。

“打量”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人或物,多用于口语。“端详”只用于人,多用于书面语。“打量”着重于扫视,时间一般不长;“端详”是仔细地看,时间较长。

打算·企图

辨析;

“打算”和“企图”,都可作动词和名词,作动词都指“想以行动达到某种目的”,作名词都指“关于行动的方向、方法等的想法”。

“打算”是口语,往往针对小事情或不关紧要的事情。“企图”是书面语,着重针对力求想办到的图谋,多用于较大的事情。“打算”不带褒贬色彩,“企图”含贬义。

打消·打发

辨析:

“打消”指消除(用于抽象事物),如打消顾虑。

“打发”指消磨,如打发日子。

大概·大略·大约·约摸

辨析:

“大概”、“大略”、“大约”和“约摸”,都有副词的用法,都可指对事情不完全肯定的“估计”。

“大概”可作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大略”是名词和副词。“大约”和“约摸”是副词。作副词时,“大概”多指对情况的估计;“大略”表示大致、简单而不详细;“约摸”多指对数量的估计;“大约”既可表示对情况的估计,也可表示对数量的估计。“大概”作名词,指“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作形容词指“不详细、不准确”。“大略”作名词,指“大致、简单的内容或情况”,可与“大概”通用;另外还指“大的计谋”。“大约”、“大略”多用于书面;“大概”、“约摸”多用于口语。

大亨·大款·大腕

辨析:

“大亨”、“大款”和“大腕”,都是名词,都指“相当有实力而出名的人”。

“大亨”指在某地区某行业中有钱有势的人;“大款”指拥有很多钱的人,但不一定有势;“大腕”指艺术或学术方面有名气、有实力的人,不一定有钱,也不一定有势。

大肆·大事

辨析:

“大肆”指无所顾忌地(做某事),放肆、放纵或任意妄为,用在一般动词前作修饰。“大肆”从事的事多为坏的、不正当、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大事”除了作名词指重大事情外,还可当副词修饰动词,有大力从事(某事)的意思。

“大事”在语义上似与“大肆”相近,加上“事”与“肆”读音有些接近,在使用上极易混淆。其实,二者有着较大的差别。

“大肆”强调动作主体不考虑其动作的恶劣后果,置道义、法律于不顾地从事不道德行为的事实。“大事”偏重于强调动作的客观性,强调主体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等用于某一事件的进行和实施。另外,“大事”不带有明显贬义,并不强调所从事的事情的道德或合法性,修饰的动词也多为中性词语。

大约·大概

辨析:

“大约”和“大概”都可用于不完全肯定的估计或推断,但“大概”的意义范围要比“大约”广。这两个词作为副词使用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是二者仍有一些区别。

“大约”多用于对时间、钱款、人或物品等数量的不精确的估计。这个意思与“大概”的一个用法相近,因此用于对数量的估计时两词可以互换。而“大概”的意思和用法相比之下丰富得多。除了表示数量上的估计外,更多是用于对事情或情况的推测,表示可能。此外,“大概”还可当名词和形容词用。作名词时,表示事情的概况或基本情况;作形容词时,指不十分详尽、大致。

呆板·死板·刻板

辨析:

“呆板”、“死板”和“刻板”,都是形容词,都有“不灵活”的意思。

“呆板”是不灵活、不自然、不知变通,多形容人的性格不够活泼或表情、态度不自然。“死板”是不活泼、不生动,可用来形容人的表情、神态、动作,也可形容人的思想方法、做事方式不会变通。“刻板”多指经验和学习等方面墨守陈规,不知因时因地作变通,也可形容人的性格。

呆子·傻子

辨析:

“呆子”和“傻子”,都是名词,都指人不聪明、不灵活。

“呆子”是不灵活、不明事理,头脑糊涂的人;“傻子”是不聪明,十分愚蠢的人。前者侧重于不灵活,后者侧重于不聪明。

带动·拉动

辨析:

“带动”和“拉动”,都是动词,都有“设法使全体或个别动起来”的意思。

“带动”着重“带头做,使相关部分跟着动;领导着前进”。“拉动”是“以拉力拉着动”,多用于经济方面。

带领·率领

“带领”和“率领”意思极为相近,都有领导、指挥的意思。但其具体词义范围及适用面却有区别。

“带领”除了指领导、指挥外,还指给众多的人带路、引导,使后面的人跟随着行进。如果说仅有一个人,一般说“带”而不说“带领”。另外还指领导或指挥一群人进行集体活动。“率领”只指带领队伍或团体,所带领的人可多可少,但是对象不会只有一两个人。

“带领”多用于一般的事情或在一般的场合,而“率领”则用于比较重要的事情、比较庄重的场合。

担当·担任

辨析:

“担当”指接受并负起责任。通常讲担当什么工作,担当什么任务,担当什么责任,担当什么职务等。但将职务具体化时。不大用“担当”而多用“担任”,如担任校长。

担心·担忧

辨析:

“担心”和“担忧”,都是动词,都指“有顾虑,放心不下”。

“担心”语意较轻,只是放心不下;“担忧”语意较重,不仅放心不下,而且忧虑、发愁。“担心”中间可插入其他成分,而“担忧”不能。“担心”后面可带宾语,“担忧”后面一般不带宾语。

耽搁·耽误

辨析:

“耽搁”和“耽误”,都是动词,都表示“停止进行、拖延”的意思,如果都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搭配,它们的意思一样,可以互换。

如果只表示“停留、迟延”的意思,应用“耽搁”;而表示“因拖延而误事”,则用“耽误”。“耽搁”还表示停留,“耽误”没有这种用法。

淡出·淡入

辨析:

“淡出”是由影视术语fade一out翻译而来,指画面、声音渐隐,引申为悄悄地离开。相反地,“淡入”(fade-in)指画面、声音渐现。

但凡·凡是

辨析:

“但凡”和“凡是”二者的释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

“凡是”的意义为总括某个范围里的一切人或事物,它强调指出在一定范围里的所有人或事物都没有例外,多用在句首。同时,句首用了“凡是”,句中一般都要有“都”、“就”或“没有不”等词语配合。

“但凡”有两个意思。一个与上面“凡是”的意思相同,在名词性中心语搭配时,“但凡”与“凡是”可以互换。此外“但凡”还有“只要是”的意思,意为只要符合其所述范围内的条件情况就如何,因而它引导的是一个条件关系的从句,后面一般接动词短语。

由此可见,“但凡”的含义和用法广于“凡是”,可用“凡是”的句子,一般都可以用“但凡”替换,而可用“但凡”的句子,未必都可用“凡是”。

诞辰·诞生

辨析:

“诞辰”和“诞生”都与出生的意思有关,但具体含义有所不同,用法自然也就不同。

“辰”指时日,“生”指出生。“诞辰”是名词,今指出生的日子,是对他人生日的敬称。因此所用对象多是名人或受尊敬的人,而且用于其死后人们纪念他们生日的时候。用“诞辰”时,“诞辰”前面必须有与年龄或岁数有关的词语。

“诞生”相比之下意义和用法较“诞辰”宽泛得多。“诞生”是动词,原义是出生,引申指其他事物的出现、产生、成立等。“诞生”并不是用在其消失或死亡后,而是在其出现或成长过程中。在纪念死去的人的出生日时,我们应用“诞辰”而不是“诞生”。

诞生·出生

辨析:

“诞生”和“出生”都是动词,都指“从母体中分离出来”的意思。

但是,“诞生”是书面语,有庄重色彩,用于重要的人物或重大意义的事物。“出生”是口语,一般用于人。在用于人时,“诞生”一般用于他人,而不用于自己;“出生”则可以用于自己。

当时·届时

辨析:

“届”是“到”的意思,“届时”即到时候,指尚未来临或预定的某个时候。“届时”常用在通知或请柬等应用文体中。

“当时”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

当头棒喝·当头一棒

辨析:

“当头棒喝”用来比喻强烈而有效,足以醒人迷误之教训。“当头一棒”也可以表示这样的意思,但“当头一棒”还可可另用以比喻突然的严重打击,“当头棒喝”不能作这种比喻。

到场·光顾

辨析:

“到场”意思是到达某个地方或某个场合。

“光顾”是敬辞,意思是说“(你)的到来使(我)增添光彩”,这里的光意为“使增光彩”,“顾”是访问的意思。“光顾”多用在商家或服务性行业欢迎顾客上门时讲的客套话。

道路·公路·马路

辨析:

“道路”、“公路”和“马路”,都是名词,都指“可供行人车马通行的路”。

“道路”是路的总称。“公路”、“马路”多指供车辆行驶的宽阔平坦的道路,但“马路”多指城市或近郊的,“公路”指市区以外的。“马路”有时可以泛指公路,而“公路”不能泛指“马路”。“道路”可用于比喻,借指遵循的途径、路线。“马路”、“公路”不用于比喻。

盗·贼

辨析:

强取为“盗”,故称“强盗”;私偷为“贼”,故称“窃贼”。

“盗”是一个会意字,上面原来是个“涎”,下面是个“皿”,即垂涎他人的器皿物品之谓。后来简化为“次”和“皿”两部分,有垂涎贪婪他人东西而不择手段去“盗”,变为包含暗偷和明抢。但“贼”若用在拿取他人东西方面,则偏重于暗偷。

得宜·得益

辨析:

“得宜”指相宜或适当。

“得益”指受益或得到好处。

得意·满意

辨析:

“得意”和“满意”,都是形容词。都有“因得到满足而感到高兴”的意思。

“得意”指“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满意”形容“满足自己的愿望或符合自己的心意”。“得意”应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个人,多指自身的感受。“满意”应用范围较广,可指自己对外界事物和别人的感受,也指外界对自己的感受。“得意”含贬义,有“自满”的意思,可以构成“得意扬扬、洋洋得意、自鸣得意、得意忘形”等成语。

嫡亲·亲生

辨析:

“嫡亲”指血统最接近的亲属。

“亲生”指生育自己或自己生育的,只能用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亲生父母。

缔结·签订·签署

辨析:

“缔结”、“签订”和“签署”,都是动词,都指“双方签字,把协商的结果确定下来”,常用于公文。

“缔结”指订立条约等,有庄重色彩,常用于国与国之间,对象常是“条约、和约”。“签订”指“订立、签字”,运用范围比“缔结”广,国与国、集体与集体(单位)、个人与集体间都可用。“签署”指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常和“文件、议定书、合同”等词搭配。

颠覆·推翻

辨析:

“颠覆”和“推翻”,都是动词,都能带宾语,都含有“运用各种手段把已存在的政权或势力搞垮”的意思。

但是,“颠覆”是贬义词,“推翻”是中性词;“颠覆”是采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搞垮合法政权,“推翻”是“用公开的手段打垮某种统治势力”;此外,“颠覆”只表示“搞垮政权”这一意义,而“推翻”除了这一意义外,还可表示“根本否定已有的决议、计划”等。

颠扑不破·牢不可破

辨析:

“颠”,跌倒。“扑”,击打。“颠扑不破”用来比喻言论或学说正确,禁得起检验。“牢不可破”的意思是坚固而不能毁坏。

“颠扑不破”和“牢不可破”都有“不能损坏”的涵义。二者的区别在于:“颠扑不破”强调正确而无法辩驳;“牢不可破”强调坚固而不能摧毁。“颠扑不破”多用于事实、真理或学说;“牢不可破”多用于观念、想法或友谊,有时有“非常顽固”的涵义。“牢不可破”可形容物品,“颠扑不破”不能。

典范·典型

辨析:

“典范”和“典型”,都指“有代表性的”,“可作为标准的”。

“典范”是名词;“典型”是名词、形容词。“典范”是“可供学习的最好的榜样或应该遵循的标准、法则”,用于人和事,褒义词。“典型”指“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是个中性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

奠定·建立

辨析:

“奠定”是使稳固或使安定的意思,可带由“基础”、“地位”等充当的宾语。

“建立”有两个义项,一为开始成立,如建立政权;一为开始产生,如建立友谊,建立信心等。

调动·调换

辨析:

“调动”、“调换”,都是动词,都有“变换”的意思。

“调动”着重于“按一定计划从某一方面调到另一方面”,多指单方面的活动,对象是工作、军队、部队、干部、人员等。另外,“调动”还有“调集动员”的意思。

“调换”着重双方互换,对象是人、物体、工作、次序、位置、时间等。

调动·激发

辨析:

“调动”指发动或调集动员,可以跟“力量”、“积极性”、“因素”等搭配,但不能与“热情”搭配。

“激发”指刺激引发,可以跟“热情”搭配。

调转·掉转

辨析:

它们都是动词,都有“改变成相反的方向”的意思,如:调(掉)转船头。但“调转”还有“调动转换工作”的意思,而“掉转”却无此义。

叠加·迭加

辨析:

“叠”的基本意义是重复,一层加上一层;折叠。“迭”的基本意思是轮流,屡次。

“叠加”是一层层地加,“迭加”是一次次地加。前者主要强调空间上的多层,后者主要强调时间上的多次。

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辨析:

“喋喋”,多话的样子。“喋喋不休”形容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滔滔”形容水流滚滚流动、混乱或话多。“滔滔不绝”,话多、连续不断的意思。“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道。“滔滔不绝”和“口若悬河”都有“话多、连续不断”的涵义。

这三个词都有“话多”的涵义,相比较而言,“喋喋不休”强调说话不简洁,“滔滔不绝”强调说话连续不断。前者含贬义,后者是中性词语。

叮咛·叮嘱

辨析:

“叮咛”和“叮嘱”,都是动词,都有“把个人的主张、意图告诉给别人,并要他照着去做”的意思。

“叮咛”表示反复地嘱咐,是口语词,“叮嘱”词义较“叮咛”重,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订金·定金

辨析:

“订金”和“定金”在多数情况下通用。

“订金”通常理解为商务活动中的预付款,事成后要从总数中扣除。而“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定型·定形

辨析:

“型”的基本意思是浇铸器物用的土质模子,现代常用于类型义。“形”的基本意思是形状,形貌。

“定形”与“定型”不同。“定形”比较古老,意思为使形状固定或指固定的形状。而“定型”是个现代词,指事物的特点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

动员·发动

辨析:

“动员”和“发动”,都是动词,都有“用自己的言、行使人或物行动起来”的意思。

“动员”指用说服、教育、号召的方式激发人行动,对象可以是个人、少数人或广大群众,也可以是物力等,规模可大可小。另外,“动员”还可指把国家的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以及把所有的经济部门转入供应战争需要的工作。

“发动”指用大力宣传鼓动的方式激发人行动,对象一般是较多的人。“发动”还可表示“使开始”以及“使机器运转”。

独裁·专制

辨析:

“独裁”和“专制”,都是动词,都指“独揽大权进行统治”,都是贬义词,常用于政治。

“独裁”着重于掌握无限权力,独断专行,多用于国家、党派、集团及其最高当权者。“专制”多用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或家族的一般当权者,还专门表示君主独自掌握政权。

度·渡

辨析:

“度”和“渡”都有“过”的意思,但含义有所不同。“度”通常指过一段时间,不带有其他特殊含义。“渡”则不同,它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在表述过一段时间的同时,又有过这段时间不容易、很艰难或不顺利的意思。因此,“过难关”应该用“渡”而不宜用“度”。但过假期、过节日等都是乐事,并无“难过”的意思,所以应用“度”而不可用“渡”。

度过·渡过

辨析:

“度过”和“渡过”,都是动词,都有“由此及彼、跨越”的意思,但各自涉及的对象不同。

“度过”,强调跨越的时间性,时间可长可短。

“渡过”,强调跨越的空间性,也用于困难、关隘、危机等。

短促·短暂

“暂”的本义是时间短,与短的意义重合。因此“短暂”强调了时间上的短。时间上的可以用很短来形容的事物,都可用“短暂”。另外,“短暂”虽然是形容词,但也可以像副词一样修饰动词。

“促”有“急”的意思,因而“短促”一词的含义除了时间的“短”之外,还有急促、稍纵即逝、速度或频率较快之义。但是“短促”不可用在动词之前。

短小·简短

辨析:

“短小”指短而小,用于篇幅。

“简短”指内容简单,言词不长,用于说话、文章。

对比·对照

辨析:

“对比”和“对照”,都是动词,都有“互相比较”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常常可以互换。

“对比”着重相对比较,“对照”着重相对映衬,还有“参照”的意思。

对于·关于

辨析:

“对于”和“关于”都是介词,用法用同有异。

“对于”侧重于指出对象,“关于”侧重于表示关涉。因此,凡是指确定对象的,用“对于”,不能用“关于”,而且“对于”常在主语前或后。如果用来表示“关涉”或某种范围时,用“关于”,不能用“对于”,而且“关于”大多放在主语前,而不放在后。但二者在表示兼指时,既不单纯指对象,又不单纯指范围,则可通用。不过“对于”侧重对象,“关于”侧重于范围。

对牛弹琴·夏虫语冰

辨析:

宋·睦庵《祖庭事宛》:“公明仪对牛弹琴,牛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耳也。”“对牛弹琴”既可形容对愚人讲道理,也用以比喻对不解风情的人表示爱意。

“夏虫语冰”出自于《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它和“对牛弹琴”都有“跟人谈论不可认识的事物,白费唇舌”的涵义。

“夏虫语冰”和“对牛弹琴”有时可互换,细分有别,“夏虫语冰”强调见识浅薄的人,“对牛弹琴”强调愚笨的人。

顿悟·醒悟

辨析:

“顿悟”指忽然领悟。

“醒悟”指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oq5d/5aSCNiXzUM9b0rsC0fih3ptLTTzQ+/E/jI2umouGBJDvu1Ch3ufBSxdE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