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血液循环系统:生命的河流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套如同河流般奔腾不息的系统,那就是血液循环系统,它堪称生命的“活力源泉”,源源不断地为身体各处输送至关重要的物质。而在这个系统中,心脏无疑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就像一台强大且不知疲倦的“泵”,主导着血液循环的动力供应。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大小约与自己的拳头相当。它的结构精巧复杂,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室组成。这四个腔室协同工作,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心脏的跳动遵循着严格的节律,每一次跳动都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在收缩期,心脏的肌肉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出。具体来说,左心室收缩时,把富含氧气的动脉血通过主动脉泵向全身,为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送去氧气和营养物质;右心室收缩则将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泵入肺动脉,运往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在舒张期,心脏的肌肉放松,各个腔室充盈血液。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部的富含氧气的血液,并将其输送至左心室;右心房则收集来自全身的静脉血,再将其注入右心室。如此周而复始,心脏以每分钟约60-100次的频率跳动,每天跳动约10万次,终生不停,为血液循环提供持续且稳定的动力。

与心脏紧密相连的,是如同纵横交错河道般的血管,它们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各自承担着独特而重要的运输任务。

动脉,是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主干道”。动脉血管壁较厚,富有弹性和收缩性,这使得它们能够承受心脏泵血时产生的较高压力。主动脉作为人体最粗大的动脉,从心脏的左心室出发,像一棵大树的树干,不断分支,形成各级动脉,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动脉的内壁光滑,有助于血液顺畅流动,减少阻力。而且,动脉壁中的平滑肌能够根据身体的需求,调节血管的口径,从而控制血液的流速和流量。例如,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动脉壁的平滑肌会舒张,使血管口径增大,更多的血液能够快速流向肌肉组织,以满足其代谢需求。

静脉则是引导血液回流心脏的“归途通道”。与动脉相比,静脉血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小,但管腔较大。静脉的主要功能是将身体各组织器官代谢后的静脉血带回心脏。为了防止血液逆流,静脉内有许多瓣膜,这些瓣膜如同单向的“阀门”,只允许血液朝着心脏的方向流动。例如,我们腿部的静脉,在站立或行走时,需要克服重力的作用将血液送回心脏,瓣膜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静脉中的血液向上流动时,瓣膜打开;而当血液因重力有向下倒流的趋势时,瓣膜会迅速关闭,确保血液持续向心脏回流。全身的静脉逐渐汇聚,最终形成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的右心房。

毛细血管,堪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毛细血管网”,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管,它们如同密布在身体各个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极其细小,管径仅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这使得它具有极高的通透性。毛细血管的数量极其庞大,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中广泛分布,几乎与每个细胞都紧密相邻。正是由于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使得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氧气、营养物质从血液中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则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带走排出体外。这种物质交换过程如同一场悄无声息的“交易”,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持续进行,维持着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而在这条“生命之河”中流淌的,便是血液,它是生命的“运输队”。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约占血液体积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血浆就像“运输队”的“载具”,它不仅能够携带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还能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平衡,为血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血细胞则是“运输队”的“主力军”,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如前文所述,是运输氧气的“专业户”,其富含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白细胞是身体的“防御卫士”,它们形态多样,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白细胞能够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病原体入侵的部位,吞噬病原体或产生抗体来对抗感染,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血小板则是凝血的“小能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聚集在破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同时释放一些物质促进血液凝固,从而阻止出血,帮助伤口愈合。 dpo7054Pyt1TpjyGfjtKf6VLjN7WH7zRGuWA+iAZvu1z5pbHqrpLb2jzEMjeUp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