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沙蜥的体温调节:巧用环境热量的高手

沙蜥是沙漠中一种善于利用环境热量进行体温调节的爬行动物。

沙漠昼夜温差极大,白天阳光强烈,地面温度可高达五六十摄氏度,而夜晚则会迅速降至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沙蜥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的温度变化,进化出了独特的体温调节机制。

在清晨,沙漠气温较低,沙蜥会选择爬上沙丘顶部或岩石表面,将身体展开,尽可能多地暴露在阳光下。由于沙蜥的皮肤颜色通常与沙漠环境相近,多为黄褐色或灰褐色,这种体色有助于它吸收阳光中的热量。通过吸收阳光辐射,沙蜥的体温逐渐升高,当体温达到适宜的活动温度范围(一般在30-35摄氏度)时,它便开始一天的活动,如觅食、求偶等。

当白天温度过高时,沙蜥会寻找阴凉处躲避,如钻进洞穴或躲在岩石阴影下。此外,沙蜥还会通过改变身体姿势来调节体温。例如,它会将身体抬高,减少与高温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过多吸收地面的热量。同时,沙蜥的皮肤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能够减缓体内热量的散失和吸收速度,有助于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到了夜晚,沙漠气温骤降,沙蜥会迅速返回洞穴。洞穴内部的温度相对较为稳定,能够为沙蜥提供一个相对温暖的栖息环境。在洞穴中,沙蜥会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少热量散失的表面积,以度过寒冷的夜晚。这种巧妙利用环境热量和自身调节机制的能力,使沙蜥能够在沙漠的极端温度条件下生存繁衍。 b12ngq5YkfBqiGoCjwgvFaUVtxiHTN4S3McdT7H4K/LIN04iQ0G+0CfqxIBPgVF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