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小说的一种形式。笔记的内容十分驳杂,囊括了古代的志怪、传奇、杂事、逸闻、风俗礼仪、训诂考证等等。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于“笔记”的定位也一直有争议。刘叶秋在《历代笔记概述》中曾把笔记分为三大类: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辨证类。按分类,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就是笔记小说。
周勋初在《唐代笔记小说叙录》中只讲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对笔记小说的范畴进一步做了限制,只认同古杂史笔记或杂事小说。事实上,笔记就是一种随笔、不拘一格的散体文字。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说:“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说:“笔记尤尽典实。”今人认同笔记中带有故事性的文字为“笔记小说”。需要说明的是,此“小说”不同于我们今天的“小说”概念。它重在实录,是记人和事的散文随笔。它的风格简洁,往往只需三言两语或一个小的段落即能叙述清楚。规模类似今天的“微型小说”。像《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被划归小说中,其有一定的剪裁取舍和文学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