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偕智影及北平大学女子学院学生至大觉寺看杏花。自大觉寺赴管家林,沿途多杏,第未成林。抵管家林,则高高下下红白嫣然,真若锦绣,惜已盛放,远望极佳,而近视则英华多谢矣。独乡人所居东面亭侧两株,枝干势态,悉与衆殊,花亦肥红,簇聚枝头,似宋画中物,最可观也。杏间杂以白樱桃花,惜干皆不高。还大觉寺,再往大工,途中风景较佳。半道间为大觉寺塔院,院前有松树,姿势甚美,松杏相依。松则苍翠欲流,杏则红粉若湿。大工花无管林之盛,然枝干势态似胜管林,管林佳者亦有之。大工之花,开放稍迟,红绽枝头,艳无可比,惜时已日落,不及备观,六时半,复自大觉寺乘车而归。
途中得诗:
△其一
山曲红墙一抹斜,
行行且住喝杯茶。
山中莫道无春色,
门外家家有杏花。
△其二
踏草穿林为底忙,
只缘不肯负春光。
杏花红雨樱花雪,
花外烟笼旧帝乡。
△其三
谁翻红浪没遥岑,
随地参差皱锦衾。
莫道江南春色好,
杏花终负管家林。
△其四
连鞍十八尽钗群,
折艳相簪唱入云。
共指云边花尽处,
红墙绿瓦九爷坟。(注:女院院址为清定亲王府,俗称九爷府。)
△其五
岭折山盘似伏龙,
浓姿到处惹游骢。
看花姚合曾连夜,
策向荒寒夕照中。
△其六
一枝红杏倚苍松,
谁镂冰心布置工。
却似看花人两个,
一齐收入画图中。
△其七
坏砌残基惜木工,
燕支岁岁弄春风。
移来小宋尚书宅,
染得环山十里红。
△其八
管家林密此间疏,
一样春光有卷舒。
嫩蕊商量开细细,
莫教骚客枉留车。
△其九
风景依稀似故乡,
故乡只少杏花香。
何时乞得灵山种,
种遍钱唐作杏王。(注:似杭州翁家山至杨梅岭。)
△其十
廿载承平不看花,
今遭丧乱走雷车。
只愁一战洮河后,
万马归来尽种麻。
归后续二首:
△其一
莫道看花人自乐,
种花人却暗咨嗟。
踏平无数新培种,
折损枝头不少桠。
△其二
看花击毂复连鞍,
看罢无人不尽欢。
只恐明年花更发,
看花谁是汉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