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族的饮茶习俗

汉民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与喝茶之分。所谓品茶,重在意境,以鉴别香气、滋味,欣赏茶姿、茶汤,观察茶色、茶形为目的,自娱自乐。凡品茶者,得以细啜缓咽,注重精神享受。倘在劳动之际,汗流浃背,或炎夏暑热,以清凉、消暑、解渴为目的,手捧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谓之喝茶。

不过,汉族饮茶,虽然方式有别,目的有所不同,然而大多推崇清饮,其方法就是将茶直接用滚开水冲泡,无须在茶汤中加入姜、椒、盐、糖之类佐料,属纯茶原汁味饮法,认为清饮能保持茶的“纯粹”,体现茶的“本色”。而最有汉族饮茶代表性的,则要数品龙井、啜乌龙、吃盖碗茶、泡九道茶和喝大碗茶了。

四川盖碗茶

去四川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早晚在门前、屋后暇坐的人,面前几乎都有一碗盖碗茶。盖碗茶是四川人饮茶的一大特色。四川盖碗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茶具盖碗,而其盖碗值得称道的是它的碗盖。其妙处,一为茶沏好后,只要盖上它,很快就可以泡出茶味来;二是用它将茶碗上漂浮的茶末和泡沫刮去,便于看叶底、闻香味、喝茶汤;三是可以用来凉茶汤。

盖碗茶具中还有“茶船”,用来托碗。这样,盖、碗、船三位一体,可谓相得益彰,既实用又赏心悦目。饮盖碗茶总使人忘不了那把倒提的铜壶。他们认为,铜壶烧出来的水,才纯真甜美,喝起来其味无穷,铜壶的保暖性能又胜过铁壶、铝壶,便于斟茶添水。

先前的四川茶楼,往往置有假山、字画、花木盆景,幽雅宜人,真所谓“座畔茶香留客饮,壶中茶浪似松涛”,令人心旷神怡。更多的茶楼则摆满汀椅,客来随意设座。北京人爱“侃大山”,川人则三五成群去茶楼,人手一盅盖碗茶,谈笑风生,天马行空,所谓“摆龙门阵”也。有时也偶有掏艺表演,以佐茶客之兴。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茶楼,极具浓厚的地方色彩,成为中外游客慕名而至的一个好去处,也是文学作品所经常描写的对象。

杭州的品龙井

龙井,既是茶名,又是寺名、井名、种名、地名,可谓“五名合一”。杭州西湖龙井茶,色绿、形美、香郁、味醇,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堪称“杭州一绝”。

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沏龙井茶的水以80℃左右为宜,泡茶用的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泡茶用的水以山泉水为最佳。每杯撮上3—4克茶,加水7—8分满即可。

品龙井茶,无疑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美的享受。品饮时,应先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观察多变的叶姿。尔后,将杯送入鼻端,深深地嗅一下龙井茶的嫩香,使人舒心清神。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

此情此景,正如清人陆次云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就是品龙井茶的动人写照。

北京的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民族居住地区,几乎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是最为流行的,尤其是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迩遐,如今中外闻名的北京大碗茶商场,就是由此沿袭而命名的。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一碗,随便饮喝,无须细琐的喝茶方式,虽然比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非常简便,一张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

潮汕啜乌龙

在闽南及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钟情于用小杯细啜乌龙。乌龙茶既是茶类的品名,又是茶树的种名。啜茶用的小杯,称之为若琛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用如此小杯啜茶,实是汉民族品茶艺术的展现。啜乌龙茶非常的有讲究,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茶壶、茶杯、风炉、烧水壶,谓之“烹茶四宝”。

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须做到沸水现冲。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茶香,只觉浓香扑鼻。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含汤在口中迥旋品味,顿觉口有余香。

一旦茶汤入肚,口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喉生津,“两腋生风”,回味无穷。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解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羊城早市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我国的大中城市,其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他们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其名曰“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是最盛的,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为吃早茶。

吃早茶是汉族名茶加美点的另一种清饮艺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当场点茶,品味传统香茗;又可按照自己的口胃,要上几款精美清淡小点,如此吃来,更加津津有味。如今在华南一带,除了吃早茶以外,还有吃午茶、吃晚茶的,把这种吃茶方式看作是社交联谊和充实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广东城市或乡村小镇,吃茶往往是在茶楼进行。如在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楼,围桌而坐,饮茶品点,畅谈国事、家事、身边事,更是其乐融融。亲朋之间,上得茶楼,谈心叙谊,沟通心灵,倍觉亲近。因此许多即便交换意见,或者洽谈业务、协调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是喜欢用吃(早)茶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汉族吃早茶的风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缘故。

昆明九道茶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流行。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因此,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命名为“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q4XgLHGJBa1euvSyNswVdD1BoTxqat4HNf5WUDrkwnMK5aTceFBAyEh5e64/q0X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